[发明专利]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9874.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坤;赵锐;杨明;吴炬;胡传平;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8/02;H04N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联网 应用 多媒体 采集 传输 终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ARM处理芯片、音视频采集模块、GPS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所述ARM处理芯片分别控制连接音视频采集模块、GPS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所述ARM处理芯片将音视频信息进行同步传输,并将视频数据与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同步压缩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3G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
3.一种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RM处理芯片分别通过音视频采集模块和GPS模块实时获取音视频和地理位置信息;
(2)将音视频和地理位置信息通过软件通道技术同步压缩编码;
(3)将经过编码的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以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后台,或直接存储于本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软件通道技术进行同步压缩编码的过程如下:
(1)利用人体视觉方面延迟的特点,将图像按时间片分解为72个子包,用同样的分解方法,对线性的音频信息进行分解,GPS信息不做分解;
(2)对音视频信息进行压缩,视频信息采用H.264baseline标准进行压缩,音频信息采用G.711进行压缩,在每个视频、音频子包的包头中驻留相对位置与GPS时间和位置信息;
(3)在收到端,预留足够的缓存,将接收到的音视频信息先进行缓存;
(4)采用软件中的进程,将每一帧的视频解码过程作为一个进程;
(5)根据步骤(4)将音频、GPS各开一个进程,利用旗语信号量进行各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以形成了三个软件通道;
(6)每次以图像解码时间为基准,同步三个软件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WIFIMESH传输协议进行无线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协议采用差分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数据传输速率是2Mbit/s。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媒体采集传输终端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M处理芯片通过如下步骤控制GPS模块:
(1)GPS模块启动,并进行收星定位;
(2)GPS模块对实时时钟芯片RTC进行授时;
(3)如果位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改变,则模块停止工作;如果定位后,位置在持续改变,则模块处于工作状态,GPS模块对RTC进行授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8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发智能网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