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0173.5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骆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D04C1/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生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的作为固定货物的网和作为养殖和捕捞的网普遍采用由若干根网绳编织而成,网绳与网绳之间采用经编打结形成的有结网。其抗张强度偏低(不同纺织纤维的强度表现为直线状态,有结状态有损纤维强度);有结部分体积大,多用线重量增加,拖动时阻力大、易磨损,而且不易收网,有结形成的网眼不易合拢,占用更多空间。所以目前比较喜欢使用的是一种网眼不打结的无结网,具有抗张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拖动时阻力小、不易磨损、易收网的优点。但目前对于无结网的机加工还没有成型,普遍采用手工编织的方法,此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做出来的网不够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装置。本装置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装置,包括梭管外壳和安装在梭管外壳内的梭管本体;梭管本体由梭管座、储线管、梭管张力引导装置、铜管和梭管头依次首尾相接而成;且梭管座固接在梭管外壳内。
所述的铜管为中空的管子,且其上套装有定位环和第一弹簧;且定位环刚好卡在梭管头内;所述的梭管头为中空的通管,且其一端开设有出线孔;所述的梭管外壳上开设有外壳孔。
所述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包括张力引导管、与张力引导管固连的卡座、安装在卡座上的导向槽和安装在张力引导管内的塑胶定位件;卡座与铜管固连。所述的张力引导管包括圆形通管和L型垫圈板,且L型垫圈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塑胶定位件安装在圆形通管内;所述的卡座上安装有6个导向槽;L型垫圈板套合安装在其中2个导向槽上,其余4个导向槽上套合安装有垫圈板;所述的6个导向槽上还依次套合安装有垫圈和第二弹簧,导向槽顶部还安装有螺帽;所述的6个导向槽分别开设有横向通孔。
所述的圆形通管表面开设有2个第二通孔。
所述的卡座和导向槽为焊接制造而成。
所述的卡座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的靠近张力引导管侧的第1个导向槽上安装的第二弹簧比其余5个导向槽上安装的第二弹簧的直径细1/3—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做为无结网生产设备上的核心部件梭管张力引导装置,他主要通过张力引导管与卡座相连的。对实现无结网的运转奠定了基础。具有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梭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梭管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梭管张力引导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张力引导管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向槽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梭管装置,整个无结渔网机由402根梭管装置组成。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中每根梭管装置包括梭管外壳15和安装在梭管外壳15内的梭管本体16;梭管本体16由梭管座17、储线管18、梭管张力引导装置、铜管19和梭管头20依次首尾相接而成;
所述的铜管19为中空的管子,且其上安装有定位环21和第一弹簧22;且定位环21刚好卡在梭管头20内;所述的梭管头20为中空的通管,且其一端开设有出线孔22;所述的梭管外壳15上开设有外壳孔23。所述的梭管张力引导装置包括张力引导管1、与张力引导管1固连的卡座2、安装在卡座2上的导向槽3和安装在张力引导管1内的塑胶定位件24;卡座2与铜管19固连;所述的张力引导管1包括圆形通管4和L型垫圈板5,且L型垫圈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塑胶定位件24安装在圆形通管4内。圆形通管4表面开设有2个第二通孔12。所述的卡座2上安装有6个导向槽3;且卡座2和导向槽3为焊接制造而成。卡座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L型垫圈板5套合安装在其中2个导向槽3上,其余4个导向槽3上套合安装有垫圈板7;所述的6个导向槽3上还依次套合安装有垫圈8和第二弹簧9,导向槽3顶部还安装有螺帽10;螺帽10用来调节和固定第二弹簧9的运动。所述的6个导向槽3分别开设有横向通孔11;所述的张力引导管1上还安装有塑胶定位件24。梭管座17固接在梭管外壳15内。塑胶定位件24与定位环21分别卡合定位在梭管外壳15内,卡座13与张力引导管1形成一个夹角,使卡座13与张力引导管1的软性连接,第二弹簧9作用力,便于安装在梭管外壳15内。
编织线缠绕在储线管3上面,编织线穿过张力引导管1上的圆形通管4,经L型垫圈板5上的第一通孔6后分别穿过6个导向槽3的横向通孔11,当经过L型垫圈板5套合安装在其中的2个导向槽3时,该编织线始终位于L型垫圈板5和垫圈8之间;当经过其余4个导向槽3时,编织线始终位于垫圈板7和垫圈8之间。通过旋转螺帽10可以调节第二弹簧9的压力,进一步由于第二弹簧9的作用,可以调节编织线的压力。靠近张力引导管1侧的第1个导向槽3上的第二弹簧9比其他5个导向槽3上的第二弹簧9的直径细1/3—1/2,是为了使靠近张力引导管1侧的第1个导向槽3上的第二弹簧9的作用力相对比其余的第二弹簧9的作用力小,从而使张力引导管1能上下运动,以便于编织线的装备。然后编织线从第三通孔13中穿出后穿过铜管19,然后通过定位环21后进入梭管头20内部,最后从梭管头20头部的出线孔22穿出。由于编织线盘绕在储线管3上面,所以在放线过程中会有许多环绕的编织线一起被带出,从而会堵住张力引导管1上的第一通孔6,所以在2个第二通孔12上穿有一根线,线上连有橡胶皮带,橡胶皮带的另一端与梭管外壳15上的一个外壳孔23相连。橡胶皮带连接外壳孔23和第二通孔12上的线从而压到环绕在储线管18上的编织线使得编织线不会一起被带出。本发明做为无结网生产设备上的一种核心零件,对实现无结网的机加工奠定了基础。具有制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结渔网机上的交叉座
- 下一篇:一种抗菌遮光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