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式蒸汽熨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0255.X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刘恒中;刘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5/06 | 分类号: | D06F75/06;D06F79/04;D06F7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38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蒸汽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压力式蒸汽熨斗,特别是一种带有锅炉的压力式蒸汽电熨斗,属于压力式蒸汽熨斗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压力式蒸汽电熨斗是目前市场上蒸汽功能最好的一种电熨斗,它有一个用以产生蒸汽的锅炉,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蒸汽软管输送至熨斗,这种压力式蒸汽电熨斗的蒸汽具有高压、高温、量大、连续性好的优点。压力式蒸汽电熨斗的连续蒸汽量,取决于锅炉的功率,锅炉的功率一定时,其连续蒸汽量也就存在局限性,目前,压力式蒸汽电熨斗的最大连续蒸汽量一般在50克/分钟以下,难以突破。同时,由于这种结构的局限性,压力式蒸汽电熨斗没有爆炸蒸汽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增大最大连续蒸汽量,同时具有爆炸蒸汽功能的压力式蒸汽熨斗。本发明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压力式蒸汽熨斗,包括有熨斗、机座、水箱、水泵、锅炉,其中水箱、水泵、锅炉装设在机座上,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锅炉的中空腔体相通,锅炉的中空腔体通过吸水元件所设的吸水通道及阀门与熨斗连接,其中吸水元件下部所设的进水口位于锅炉所设中空腔体所装的水中,吸水元件的上部设有横截面面积小于吸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吸水孔,吸水元件在位于吸水孔上方的侧壁上还设有让锅炉上端的蒸汽进入吸水元件所设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孔,蒸汽孔位于锅炉所设中空腔体所装的水的水面以上,锅炉的中空腔体通过吸水元件所设蒸汽孔及蒸汽通道与阀门的阀门进汽口相连,阀门的阀门出汽口通过蒸汽软管输送至熨斗。
上述锅炉内设有储水槽,锅炉的锅炉进水口位于储水槽内。
上述吸水元件的吸水元件进水口也位于储水槽内。
上述吸水元件与阀门整体做出,或吸水元件单独做出,再与阀门相连接。
上述吸水元件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蒸汽孔,所有蒸汽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吸水孔的横截面积。
上述吸水元件所设的进水通道中设有能自由活动、且向吸水孔的位置移动时能将吸水孔关闭的塞子,塞子与进水通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上述塞子的形状是球体,或是两端为半球体或圆锥体的圆柱体。
上述塞子包括有内层及外层,外层包覆在内层的外侧。
上述塞子包括有内层为金属材料做出的内层,外层为软胶材料做出的外层,外层包覆在内层的外侧。
上述吸水元件的材质是聚四氟乙烯,或是金属材料,或是耐高温的塑胶材料。
本发明由于采用吸水元件的上部设有横截面面积小于吸水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吸水孔,吸水元件在位于吸水孔上方的侧壁上还设有让锅炉上端的蒸汽进入吸水元件所设蒸汽通道内的蒸汽孔的结构,锅炉的中空腔体通过吸水元件所设蒸汽孔及蒸汽通道与阀门的阀门进汽口相连,阀门的阀门出汽口通过蒸汽软管输送至熨斗。本发明的锅炉在向熨斗输送蒸汽的同时,有选择性的、适时的、适量的向熨斗供水,在熨斗中汽化产生爆炸蒸汽或更强大连续蒸汽。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将压力式蒸汽电熨斗的连续蒸汽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使压力式蒸汽电熨斗具有了原来所不具有的爆炸蒸汽功能,且成本低。本发明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压力式蒸汽熨斗。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锅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吸水元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吸水元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阀门和吸水元件为一个整体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阀门和吸水元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锅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熨斗;2、机座身;3、水箱;4、水泵;5、锅炉;6、吸水元件;7、塞子;8、储水槽;9、阀门;10、中空腔体;11、锅炉进水口;12、阀门进汽口;13、蒸汽孔;14、吸水通道;15、吸水孔;16、吸水元件进水口;17蒸汽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原纤维水刺射流复合生产人工皮革底基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