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腐蚀耐高温陶瓷复配膜层制备工艺及其磷化液与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0421.6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金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得利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5/00;B05D3/00;B05D3/10;C23C22/42;C09D13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耐高温 陶瓷 复配膜层 制备 工艺 及其 磷化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保型抗腐蚀耐高温陶瓷复配涂层制备工艺及其磷化液与涂料。
背景技术
随着眼镜、打火机、汽车零部件、灯具、机电五金等行业的兴起,表面处理工艺应用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均存在一定缺陷,其中电镀和氧化为代表的传统表面处理工艺存在缺陷是:污染较高,其废液的处理和排放一直是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另外,这种工艺加工出来的电镀层和氧化层的抗腐蚀耐磨和耐高温性能仍然较差,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而以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等表面喷涂涂层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同时提高涂层的硬度和韧性,存在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低、耐磨性差、涂层的脆性较高的缺陷。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环保型且性能优异的的表面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抗腐蚀、耐磨、耐高温性能好,且整个工艺过程无废液排放的抗腐蚀耐高温陶瓷复配膜层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工艺所用的磷化液。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工艺所用的喷涂涂料。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工序:
(1)除油、除尘、抛光、喷砂和磷化,将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除油和除尘操作,然后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和喷砂;再对其表面进行磷化操作;磷化膜厚0.1-5.2μm;该磷化为细密结晶磷化,其所用的磷化液配方为:磷化钇:0.1-1.6g/L,磷酸:1.3-3.5g/L,钼酸钠:1.5-2.5g/L,硝基苯磺酸仿染S:0.08-0.2 g/L;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45-55℃;
(3)喷涂,采用中温陶瓷喷涂技术将喷涂涂料喷涂在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上,其喷涂层的厚度20-35μm,该喷涂涂料的组分为,以质量份数计: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 35-65%
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1.5-3%
纳米碳酸钙 0.5 -5%
钻石粉0.3 -10.3%
环己酮10-13%
特种D40脂肪烃溶剂油5-10%
叶腊石粉(粒度小于15μm的微粒>90%)2.5-5.5%
磷化钇 0.5-10%
锆英粉 0.03-0.15%
颜料 0.2-15.0%,根据染色需要进行选择;
(4)干燥,将步骤(3)喷涂处理后的带有喷涂层的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在60-62℃下干燥5-7分钟;
(5)烧结,将经步骤(4)干燥处理的带有喷涂层的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在175-185℃下烧结20-25分钟,形成抗腐蚀耐高温陶瓷复配膜层。
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步骤(2)和(3)之间还对预热后的金属基体或者合金基体进行喷枪除尘。
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磷化液配方为:磷化钇:0.1-1.6g/L,磷酸:1.3-3.5g/L,钼酸钠:1.5-2.5g/L,硝基苯磺酸仿染S:0.08-0.2 g/L;
实现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 35-65%
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1.5-3%
纳米碳酸钙 0.5 -5%
钻石粉0.3 -10.3%
环己酮10-13%
特种D40脂肪烃溶剂油5-10%
叶腊石粉(粒度小于15μm的微粒>90%)2.5-5.5%
磷化钇 0.5-10%
锆英粉 0.03-0.15%
颜料 0.2-15.0%。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取代传统的电镀和阳极氧化工艺,整个操作无需电镀和氧化溶液,整体工艺无废液排放,环保性好。
(2)本发明通过喷涂涂料并进行烧结获得的复配膜层为一种陶瓷膜层,抗腐蚀性、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3)由于采用细密晶磷化,膜层和基体之间结合力强,保证了高温使用时膜层与基体的紧密结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得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得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调直管
- 下一篇:一种旋风式水粉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