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0447.0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海潮 |
主分类号: | H01R43/06 | 分类号: | H01R4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器 制造 工艺 | ||
1.一种碳石墨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取换向器组件,包括由绝缘胶木压制的支承体(2),均匀的环绕换向器轴线(8)布置的导体部件(1),由绝缘胶木压制的内外环形圈(6)(7),和环形内圈裸露的环形导体部件(11),环形导体部件(11)上设置有多个盲孔(3),留有安置碳片的环形空间(10);
②制取压制粉,压制粉的松装比为0.5g/cm3~5g/cm3 ;
③换向器组件装于压制模具中,并在环形空间(10)上方倒入多于成品中的碳片总重量的压制粉重量,用模具对换向器组件和压制粉施压,压力大于100kg/cm2,获得镶嵌低密度模制压制粉(14)的预压组件,该低密度模制压制粉孔隙度不大于30%;
④将预压组件用包套包裹密封,放置在温等静压设备中以90℃-500℃温度下施加10MPa~400Mpa压力,保压1秒~10000秒后获得镶嵌高密度静压压制粉(13)的静压组件;
⑤将碳换向器组件通过机加工工设备进行外圆切削,内孔切削,碳平面的切削,碳片与导体部件的切槽,导体部件(1)的端脚加工出金属挂线钩,获得符合成品工艺尺寸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④和⑤之间还添加步骤⑥:将静压组件剥除包套,在热处理设备中烧结1-50小时,消除内应力和完成树脂的固化或交联,获得镶嵌碳片(17)的碳换向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制取的换向器组件包括有绝缘胶木做为支撑体(2)和用于电机转子挂线用的与换向片数量相等的金属挂线钩(4)或金属嵌线槽,所述导体部件(1)环绕换向器轴线(8)布置,导体部件有裸露金属面(11)用来与碳片接触完成电流的传导,导体部件裸露金属面(11)上有用来锚住碳片的多个盲孔(3),换向器组件与碳刷接触面之间留有用来安置碳片的空间(5),有用来保护碳片的内外环形圈(6)(7)。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压制粉由填料和粘结剂通过混料、捏合、粉碎制成,该粘结剂为未熟化的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该压制粉中含有的粘结剂质量比例占压制粉重量的0.1%~10 %,压制粉中含有的填料质量比例占压制粉重量的90%~99.9%,所述填料从碳粉、石墨、金属粉、金属化合物、陶瓷、纤维和纳米材料中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换向器组件上有盲孔(3)被碳片(9)填充,所述的盲孔(3)为圆柱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凹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可使用的另一种方法是把压制粉制成流体,然后把流体注满环形空间(10),待流体中的溶剂或液体挥发后,进入步骤④处理,或者不待溶剂或液体挥发而直接进入步骤④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粉的组分比例为,以质量份数计:
填料 98%;
粘结剂 2%;
其中填料成份如下
填料 石墨粉 30%;
石墨纤维 30%;
聚四氟乙烯微粉 2%;
导电陶瓷 8;
铜粉 30%;
粘结剂成份如下
粘结剂 酚醛树脂 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换向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还进行压力介质预热,预热温度范围为室温至4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海潮,未经万海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级联动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