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0647.6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苗苗;陈健;杜金锁;崔国臣;孙正艳;司书锋;王寿权;王新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L5/00;A23L1/054;A61K47/3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型黄原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颗粒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含有糖残基的化合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黄原胶,又称汉生胶、黄单细胞多糖,是野油菜黄单胞杆菌以碳水化合物如玉米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胞外多糖。黄原胶可溶于冷水及热水中,充分水合后形成高粘度溶液,具有高效增稠作用,并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良好的耐热、耐盐以及耐酸碱的稳定性;并与其它多种亲水胶体,如淀粉、刺槐豆胶、瓜尔豆胶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此以外,黄原胶还具有良好的抗冷冻/解冻能力。作为一种高效的增稠剂和稳定剂,黄原胶以其独特性能广泛应用于酱料调味品、汤料、饮料等食品行业及石油行业中。
《GB 13866-2007食品添加剂黄原胶》规定了产品的“外观: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现有技术中的黄原胶产品多为粉末状。黄原胶粉体产品具有强亲水性,当进入水中时它最外层与水接触,立即吸收大量水分,体积膨胀迅速形成胶团,在胶团表层形成胶质屏障层,延缓了水分继续向内层渗透的传质过程。降低了黄原胶的溶解速度,延长了溶解时间,用户使用时,黄原胶溶液中出现小的团粒,所谓“鱼眼”,导致有些用户不得不增加过滤工序,将其过滤掉。造成黄原胶的浪费。也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另外,黄原胶粉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为避免粉体状黄原胶在使用过程中的结团现象,食品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先将黄原胶与一定比例的糖、盐等干物料混合,并且使用高速搅拌设备,欲使黄原胶充分分散与水合。但在实际应用中,设备条件往往受到很大的制约,况且即使与一定比例的干粉料预混也难以完全避免结团现象。因此厂家通常在制备胶体溶液时,采用胶体磨进行再分散,即使如此,仍有部分团块存在,需要过滤消除。由于结块的产生,许多厂家试图利用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搅拌速度的方式以达到黄原胶的充分溶解。但是,这种长时间的高速搅拌,不仅容易使大量空气裹入料液,影响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同时也对许多不耐高剪切的配料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颗粒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颗粒型黄原胶替代目前市售粉末状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体型黄原胶溶解速度慢、溶解过程中结团,以及污染环境粉尘飞扬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颗粒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以黄原胶粉体为起始原料,采用沸腾制粒干燥装置,将其制成颗粒型黄原胶产品,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①.黄原胶粉体投料
根据选用的沸腾制粒干燥装置的生产能力,原料黄原胶粉体投入流化床,投料量为采用的沸腾制粒干燥装置生产能力的40%~80%;
②.热风引入
净化过的冷空气经蒸汽预热后,从沸腾制粒干燥装置的流化床底部引入,使原料黄原胶粉体处于沸腾状态,热风温度60~90℃,蒸汽压力0.4Mpa~0.8Mpa;
③.喷入雾化水
纯净水经雾化后,从流化床上部均匀喷入,润湿沸腾状态的原料黄原胶粉体,水的用量为投入原料黄原胶粉体重量的5%~30%,喷洒时间控制20~120分钟,雾化压力0.3Mpa~0.6Mpa;
④.沸腾制粒
经高压喷枪雾化,形成的雾状液滴,喷洒于流化床内的黄原胶粉体,借助黄原胶本身的粘性,遇水后碰撞粘合形成小颗粒,在沸腾制粒过程中,颗粒逐渐增大,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多微孔球状颗粒;
⑤.二次干燥
颗粒粒径达到工艺要求后,停止喷水,热风继续通入,并保持温度60℃~90℃,继续干燥至水分含量≤13%,干燥时间20~120分钟;
⑥.筛分
按照颗粒大小分级要求,分别过相应目数的筛子,筛去少量未成粒细粉和大颗粒;
⑦.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颗粒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不添加其他成分,利用物料本身特性制粒,不改变物料本身性质,通过物理形态改变达到改善其分散水合性能的目的,提高黄原胶的分散水合速度,解决了黄原胶结团的技术难题,显著改善了其应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0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