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光幕保护装置的分度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1127.7 | 申请日: | 2011-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02 | 分类号: | B23Q1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光 保护装置 分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幕保护装置的分度盘。
背景技术
分度盘是将工件夹持在卡盘上或两顶尖间,并使其旋转、分度和定位的机床附件。工人在使用分度盘时,通常会采用机械驱动装置控制盘体的转动,这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工人的身体不小心碰到了驱动装置,使盘体转动,有可能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有必要在分度盘上加设安全装置。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接触式的安全防护装置,反复的开关会降低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容易产生操作失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光幕保护装置的分度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光幕保护装置的分度盘,所述分度盘盘面等分成若干个扇形的部分,每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度盘还包括驱动盘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安全光幕装置及电路控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安全光幕装置分别与电路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安全光幕装置包括信号发出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安全光幕装置开启后,信号发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之间形成的光幕在分度盘盘体的外侧,即信号发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连线与分度盘盘面不相交;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驱动按钮,驱动按钮通过光幕,与分度盘盘体分别在光幕的两侧。
所述安全光幕装置设置有两个立柱,分别安装信号发出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每个立柱上分别设有若干规则排列的信号发出单元装置或信号接收单元装置。
信号发出单元装置之间或信号接收单元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cm。
所述立柱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或工作台上。
开启安全光幕装置后,工人的双手通过光幕伸到分度盘上,进行工作,一部分光线被遮挡住,这时电路控制系统就会接受到一个信号,并控制分度盘的驱动装置强制停止工作,即使工人身体不小心接触到驱动按钮,分度盘也不会发生转动,工人在完成工作后,手从光幕中退出,电路控制系统控制分度盘的驱动装置处于待机状态,工人再通过操作驱动按钮,使分度盘转动,大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所示, 一种具有光幕保护装置的分度盘,所述分度盘盘面1等分成若干个扇形的部分,每个部分上分别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工装,所述分度盘还包括驱动盘体转动的驱动装置2、安全光幕装置3及电路控制系统,驱动装置2、安全光幕装置3分别与电路控制系统连接。
安全光幕装置3包括信号发出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安全光幕装置3开启后,信号发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之间形成的光幕在分度盘盘体的外侧,即信号发出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之间的连线与分度盘盘面不相交。光幕与分度盘的距离可以根据生产或工人的操作习惯具体进行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有驱动按钮,驱动按钮设置在工人身体的一侧,与分度盘盘体分别在光幕的边。
进一步的,可以将安全光幕装置3设置两个立柱,分别安装信号发出装置、信号接收装置,每个立柱上分别设有若干规则排列的信号发出单元装置或信号接收单元装置,每组信号发出和接收单元装置之间形成光束信号。
信号发出单元装置之间或信号接收单元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cm,光束的密度决定了多大的身体部位通过光幕才能被感应出来,因此光束之间的距离应最大不能超过人手腕的宽度。
所述立柱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可以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或工作台上,以增强光幕的稳定性。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