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降低镉的有效性预防污染大米中镉在人体内蓄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1144.0 | 申请日: | 2011-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A23L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降低 有效性 预防 污染 大米 人体内 蓄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污染稻米(大米)中镉在人体内蓄积的方法。是一种预防重金属蓄积性中毒的应急措施。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镉的毒性已有百余年,但过去只是注意职业性中毒。直到1931年日本富山发生“镉米中毒”导致“骨痛病”又叫“痛痛病”事件以后,才引起人们的更大注意,1967年确定“骨痛病”主要是由于重金属尤其是镉中毒引起的。目前,镉是世界工业生产中排出的重要环境污染物,在所有重金属中,镉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
金属镉本身无毒,但镉化合物毒性很大。镉及碳酸镉、氢氧化镉、硫化镉等几乎不溶于水,但硫酸镉、硝酸镉和氯化镉则易溶于水。
我国的采矿、冶炼、合金制造、电镀、玻璃、油漆和制造、照相材料、光电池、蓄电池、陶瓷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镉及其化合物进入环境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由工业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的镉总量约680余吨。
据估计,中国被镉污染的耕地有8000万亩左右,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稻田有效镉含量是国家允许值的26倍。
有65%左右的中国人以稻米为主食,而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曾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的结果显示,稻米中镉超标率为10.3%。国家限定的稻米镉含量为0.2 mg/kg。据报道,污染稻米中镉含量达1~2 mg/kg。长期食用镉超标的稻米,引起镉在人体内蓄积,导致慢性中毒。慢性镉中毒主要表现为尿镉升高,病情继续发展会造成肾脏、肝脏及肺部损害,并伴有骨质疏松症和骨质软化症和癌症。镉在人体内潜伏达10到30年,其危害性易被人忽视。镉污染的隐蔽性成为危及粮食安全的潜在杀手。
发明内容
本技术是在大米中加入计量的硫化钠(Na2S·9H2O)溶液,使大米中的溶解性镉变为无效镉,使之不被人体吸收而随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达到预防污染大米中镉在人体内蓄积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成本低、无残留、无二次污染,不会破坏大米的营养成份和口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体和使用荧光体的发光装置
- 下一篇:存储系统和用于操作存储系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