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对称度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1676.4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赵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4 | 分类号: | G01B21/2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三角 对称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装配用的工装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对称度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电脑针织横编机具有前针床和后针床,前针床和后针床也称前针板和后针板,前、后针床在机架上大体上呈八字形安装,也就是说,前、后针床的配合关系从横截面形态观察呈八字或称∧字形的关系。由编织机构的机头往复运动带动排置于前、后针床上的织针工作,完成编织任务。而织针的走针轨迹由机头上的三角体现,如前述,针床有前、后之分,因此机头也有前机头和后机头之别(业界习惯称前机头板和后机头板),在前机头和后机头上各配置有结构相同、形状一致、位置充分对应和数量相等的一组三角,每组三角并不限于地包括起针三角、成圈护针三角、移圈护针三角、接圈三角、移圈三角、挺针三角、导针三角、左、右移圈复位三角以及左、右压片复位三角,等等。
如前述,前机头上的一组三角的位置是与后机头上的一组三角的位置相对应的(相对称的),而对称度的体现全凭安装人员的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于是不同的安装人员在机头的前、后机头板上安装的三角的对称度毫无疑问存在不同的误差,并且纵使同一安装人员即使经验再丰富也无法保证误差一致,前一台机和后一台机之间存在差异。从理论上讲,前机头板上的三角应当与后机头板上的三角的对称度一致,但是实际的装配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这是因为制造误差客观上存在,装配误差事实上无法消除。而织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后机头上的三角的对称,现以前机头板和后机头板上的前、后翻纱三角为例,如果前翻纱三角成圈过程快于后翻纱三角的成圈过程,那么前、后翻纱三角的成圈大小会发生变化,造成织物度目不匀,出现一行大,一行小的现象,影响织物的质量,严重时影响编织的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前翻纱三角带动织针快于后翻纱三角的喂纱填纱,使后翻纱三角的填纱吃纱不足,填纱时产生漏针,以及翻针漏针。
为了尽可能地保障机头的前机头板和后机头板上的三角彼此保持极致的对称度,目前的处置办法只能通过多道次乃至多人次的反复调校,但是实践证明效果甚微,因为这仅仅是从形式上缩小对称度差异,而根本问题仍未解决,况且反复调校既影响装配效率,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如果有一种工装器械能够保障安装到前、后机头板上的三角之间的对称度,那么上述问题或许得以迎刃而解,因为工装器械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三角的安装也不例外。所谓的工装器械是指用于在机械产品加工、安装中将工件夹持、定位和调整,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这种装备通常需要满足在产品生产、安装和调试时无干涉现象,自身必须精确、操作方便和使用可靠。但是,由于此类器械具有制造或调试某种产品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较低,往往由机械产品生产厂商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自行制作,前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对称度检测机构也同样只能由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生产厂商自行设计并自主制作,在已公开的专利或非专利文献中并没有得以借鉴的技术启示。
本申请人作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专业制造厂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了旷日持久的探索与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充分保障安装于机头的前机头板和后机头板上的三角的对称度而藉以体现既提高三角安装调校效率,又减轻安装工的劳动强度并且确保在使用时的编织物的质量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对称度检测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