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11991.7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运祥;张东晓;赵述淼;葛向阳;彭楠;王绩;陈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C12R1/84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伍东元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母 培养基 重复 发酵 利用 方法 | ||
1.一种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A、首次发酵:在单罐中以甘油为碳源进行分批发酵,再经过甘油补料发酵,碳源饥饿,然后进行甲醇补料发酵;
B、重复发酵:
B1、取出部分菌液用于分离出酵母泥和上清液:在单罐发酵过程结束后,从发酵罐中的菌液总量中取出部分用于离心分离出酵母泥和上清液的菌液;
B2、剩余菌液留作重复发酵种子液;
B11、将酵母泥送下道工序:将取出用于分离上清液和酵母泥的菌液进行离心分离,获得上清液和酵母泥,将酵母泥送下道工序;
B12、将上清液灭菌后返回发酵罐中,继续进行以甲醇为碳源的重复发酵;
按上述重复发酵步骤进行若干次重复发酵;
C、最后一次发酵:
C1、取出上一次发酵全部菌液,用于分离出酵母泥和废液;
C11、将酵母泥送下道工序;
C12、将废液排出,完成全部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清液灭菌后返回发酵罐中的过程中或过程结束后,同时补加灭菌水,使发酵体积达到初始装料体积;在重复发酵过程中流加甲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发酵过程中按发酵罐中的发酵液总量计,每升发酵液流加甲醇的速率为5~20 mL/ 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后取出用于分离酵母泥和上清液的菌液,和留下用作下一次重复发酵种子液的菌液,分别占发酵罐中菌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取出60%~90%菌液,留下10%~40%菌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发酵后重复发酵3~5次, 再经过最后一次发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发酵后重复发酵4次,再经过最后一次发酵;发酵后取出用于分离酵母泥和上清液的菌液,和留下用作下一次重复发酵种子液的菌液,分别占发酵罐中菌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首次发酵后:取出85%菌液, 留下15%菌液;
笫一次重复发酵后,取出80%菌液, 留下20%菌液;
笫二次重复发酵后,取出75%菌液, 留下25%菌液;
笫三次重复发酵后,取出70%菌液,留下30%菌液;
笫四次重复发酵后,取出60%菌液, 留下40%菌液;
最后一次发酵后,取出全部菌液,再对菌液离心分离, 将酵母泥送下道工序,然后废液排出,完成全部发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发酵后重复发酵5次, 再经过最后一次发酵;发酵后取出用于分离酵母泥和上清液的菌液,和留下用作下一次重复发酵种子液的菌液,每次分别均为发酵罐中的菌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取出70%菌液,留下30%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发酵,其碳源饥饿时间为1~2h ;在碳源饥饿后向发酵罐中流加含有10~15mL/L 的PTM1溶液的甲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罐发酵过程结束,是以菌体湿重达到250~350g/L为结束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毕赤酵母培养基重复发酵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28.5±0.5℃,pH5.0±0.1,罐压0.04 MPa,搅拌转速500~900rpm;发酵20~22h,DO迅速上升至100%,立即开始流加一定量的含有12mL/L的PTM1溶液的50%甘油;碳源饥饿1h后开始流加含有12mL/L的PTM1溶液的甲醇,设定初始流加速率80mL/h,每隔2h,将补料速率提高50%,当补料速率为270mL/h时,维持这个补料速率;发酵过程中,如果DO低于20%,则降低补料速率,直到DO重新回到2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9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