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流体提取中药大黄中的大黄总蒽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2290.5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栗进才;黄鹏;牛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进才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13/12;A61P29/00;A61P31/04;A61P35/0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流体 提取 中药 大黄 中的 总蒽醌 方法 | ||
1.超临界流体提取中药大黄中的大黄总蒽醌的方法,包括萃取釜与一级或多级分离釜,依次相互串联,其特征在于:提取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大黄原料颗粒投入萃取釜中,向萃取釜连续输入超临界流体与夹带剂,进入萃取釜的超临界流体流速为10-60L/h,萃取釜的温度为30-80℃,压力为7-50MPa;
②当萃取釜流出的高压流体降压到超临界流体的临界压力下时,从萃取釜流出的夹带有大黄萃取物的高压流体,进入下级的分离釜进行分离,分离的大黄萃取物留在分离釜中;当分离釜为多级时,超临界流体依次流经多级分离釜进行分离,然后收集多级分离釜内的大黄萃取物;分离釜的温度为10-80℃,压力为4-22MPa;所述的提取流程时间为1.0-5.0h;所述的从分离釜排出的超临界流体直接排出或者经压缩后输入萃取釜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原料颗粒包括但不限于:大黄药材颗粒、大黄提取物颗粒、大黄药材和辅料加入或不加入粘合剂后制得的颗粒,大黄提取物和辅料加入或不加入粘合剂后制得的颗粒,颗粒的粒度为10-200目;所述的超临界流体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所述的夹带剂包括但不限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丙二醇、石油醚、氨水、去乙酰壳聚糖、二乙胺、三乙胺、尿素、氨基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剂,用量为1-100ml/1g大黄原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黄提取物为大黄经溶剂提取、干燥所得的提取物,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吡啶或乙酸;所述的辅料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硅胶、氧化铝、硅藻土、聚酰胺、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溶液、聚乙二醇溶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带剂是碱性溶剂,其中优选NaOH,KOH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碱性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大黄蒽醌的原料为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植物掌叶大黄(R.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Regel)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 Baill)的根及根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大黄蒽醌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进才,未经栗进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2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的斜顶出顶针结构
- 下一篇:透明的防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