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温二氧化钒纳米复合多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2483.0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强;李德增;丁尚军;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C04B4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温二 氧化 纳米 复合 多功能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智能控温VO2纳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复合薄膜为VO2/SiO2、VO2/ZnO、VO2/ZrO2或VO2/TiO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薄膜由纳米颗粒组成,其尺寸控制在10-500nm,复合薄膜的厚度为50-3000n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O2/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显示出基底/VO2、VO2/SiO2和SiO2空气间存在明显的界限,SiO2颗粒尺寸为20-50nm,VO2晶粒尺寸为80-120nm。
4.制备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V2O5粉体为前驱体,通过湿化学溶液法制备2.0<x<2.5VOx薄膜,经过后处理形成VO2薄膜;最后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VO2/SiO2、VO2/ZnO、VO2/ZrO2或VO2/TiO2纳米复合薄膜;具体步骤包括:
(1)VO2薄膜的制备:
用V2O5粉体、苯甲醇和异丙醇以1∶4∶50的摩尔比混合,在80℃油浴条件下搅拌,得到钒的前驱溶液;通过提拉镀膜技术或旋涂镀膜技术,制备2.0<x<2.5VOx薄膜,然后在410℃、H2/Ar混合气氛中还原,自然冷却后即可形成纯相的VO2薄膜;
(2)VO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通过溶胶-凝胶技术,采用金属醇盐,制备SiO2、ZnO、ZrO2或TiO2的前驱溶胶;将步骤(1)制备有VO2薄膜的基片通过提拉镀膜技术竖直、匀速或旋涂镀膜技术从SiO2、ZnO、ZrO2或TiO2的前驱溶胶中制备前驱薄膜;或者,首先制备VOx-SiO2、VOx-ZnO、VOx-ZrO2或VOx-TiO2等的复合前驱溶胶,然后通过提拉镀膜技术或旋涂镀膜技术制备复合薄膜结构;最后置于烘箱中,100℃条件下干燥5-30min即可得到所需的纳米复合多功能薄膜。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衬底即基片为不含Na普通玻璃、石英玻璃、蓝宝石或含有金红石相结构的基底。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步骤1中制得含钒的前驱溶液时搅拌时间为2-5小时;
②步骤1中H2/Ar混合气氛中氢气体积百分含量为4%-6%;还原时间为2-5小时;
③步骤1所述的提拉镀膜技术的速度为40-60mn/min,所述的旋涂镀膜技术的速度为2500-3500转/分。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提拉速度控制在10-200mm/min范围内,旋涂速度控制在1000-20000转/分钟。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VO2/SiO2、VO2/ZnO、VO2/ZrO2或VO2/TiO2纳米复合薄膜热致变色、可见光区高透过率、亲水以及光催化多功能特性。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VO2/SiO2纳米复合薄膜在波长2500nm处红外透光率从70%下降为10%,而在自然冷却过程,又迅速恢复至透明,显示出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实现红外调控-可见光增透协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4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