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形浇口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2778.8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那仓孝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 浇口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形浇口模具。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中每一个铸件都必须通过浇注口把熔化的熔胶浇注到型腔中去冷却成型。浇口就是在射出成型模具的浇注系统中是连接流道和型腔的熔胶通道。它的作用是使熔胶在进入型腔时产生加速度,有利于迅速充满型腔。成型后的浇口部分先冷凝,以封闭型腔,防止熔胶倒流,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浇口设计和塑件品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浇口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影响因素有:浇口位置与喷流的关系、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熔接线的关系、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积风的关系、浇口位置与迟滞效应的关系、浇口位置与缩痕和缩孔的关系、浇口位置与溢料的关系、浇口位置与流动平衡的关系、浇口位置与塑件平面度的关系、浇口位置与型芯偏移的关系等。
浇口有许多类型,常见的为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的凝固受控制于塑件肉厚,而不是浇口厚度。通常塑件在接近直接浇口区域的收缩不大,但在直接浇口处有大量的收缩,结果造成浇口处的大量拉伸应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扇形浇口模具,使熔胶在进入型腔时产生加速度,迅速充满型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扇形浇口模具,包括一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型腔、熔胶主入口以及连接所述型腔和所述熔胶主入口的流道,所述模板上还设有扇形浇口,所述扇形浇口位于所述流道的末端并与所述型腔贯通。
上述扇形浇口模具,所述扇形浇口呈扇形。
上述扇形浇口模具,所述扇形浇口较小的一端连通所述流道,所述扇形浇口较多的一端连通所述型腔。
上述扇形浇口模具,所述扇形浇口较小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扇形浇口较大的一端的厚度。
上述扇形浇口模具,所述模板上设有四个型腔,每个所述型腔分别对应一扇形浇口。
相对于现有的模具,本发明的扇形浇口模具,使熔胶在进入型腔时产生加速度,迅速充满型腔;该扇形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由于浇口呈展状,注射时流痕很小,因此塑件的定向性也相对减小,降低了制品的内应力,型腔内的气体容易排出。当用于成型有色塑料时,不会象针点浇口那样使色泽有散射状感觉,塑件色泽一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本发明扇形浇口模具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模板, 2-扇形浇口, 3-流道, 4-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本发明扇形浇口模具的示意图。扇形浇口模具包括一模板1,模板1上设有型腔4、熔胶主入口以及连接型腔4和熔胶主入口的流道3,模板1上还设有扇形浇口2,扇形浇口2位于流道3的末端并与型腔4贯通。流道3可以是一个主流道,也可以是由主流道分开的分流道。扇形浇口2呈扇形。扇形浇口2较小的一端连通流道3,扇形浇口2较多的一端连通型腔4。扇形浇口2较小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扇形浇口2较大的一端的厚度。模板1上设有四个型腔4,每个型腔4分别对应一扇形浇口2。
本发明的扇形浇口模具常用来成型宽度较大的制品,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由于浇口呈展状,注射时流痕很小,因此塑件的定向性也相对减小,降低了制品的内应力,型腔内的气体容易排出。当用于成型有色塑料时,不会象针点浇口那样使色泽有散射状感觉,塑件色泽一致。
在设置浇口位置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浇口位置与喷流的关系
浇口若能布置成冲击型浇口——也就是使得进浇后的塑胶熔体立刻冲击到一阻挡物,如型腔壁、芯型销等,让塑流稳定下来,就可以减少喷流的几率。
(2)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熔接线的关系
熔接线是两股熔胶的波前相遇后所形成的线条。就塑件的外观或是强度而言,熔接线都是负面的。
每增加一个浇口要增加一条熔接线,同时还要增加一个浇口痕、较多的积风以及流道的体积。所以在型腔能够如期充填的前提下,浇口的数目是越少越好。为了减少浇口的数目,每一浇口应在塑流力所能及的流动比之内,找出涵盖最大塑件面积的进浇位置。
更改浇口位置后,能够将熔接线自敏感处移出为上策。如果熔接线无法移出,那么增加波前的熔胶温度,或是减少两相遇波前的熔胶温度差,或是增加两波前相遇后的熔胶压力,或是增加熔胶波前相遇时的遇合角,都可以改善熔接线的品质。
(3)浇口的位置和数目与积风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导轨机构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