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3434.9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奎华;李英杰;赵建立;路春美;王永征;程世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78;B01D53/6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脱硫 浆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属于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化床锅炉是现有中小型热电锅炉的主要形式,常规流化床锅炉环保优势在于其设计温度在850℃~900℃,是普通石灰石最适宜固硫温度,而煤中氮大多转化成N2O和NO排入大气。
N2O是排在CO2、CH4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并有破坏臭氧层的作用。实际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脱硫与提高燃烧效率存在矛盾,为实现更高的锅炉效率,流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温度在920℃~950℃,甚至更高,严重偏离石灰石最佳脱硫温度范围,脱硫效率难以保证,且NOx排放量增加。另外,掺烧石灰石固硫会明显加剧磨损和影响燃烧效率,石灰石消耗量大、利用率低(20%~45%),过量的石灰石导致烟气CO排放明显增加,N2O向NO转化。
公开号CN1593722A的发明《一种高温复合固硫剂》,以及公开号CN1896201A的发明《一种新型复合固硫剂》等采用铝钒土、钾盐、锶盐、铁渣、锰渣、锌渣、硅微粉等作为添加剂、助添加剂,但其资源不够广泛,有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固硫产物产生二次污染,且常规的干法掺混很难将添加剂、助添加剂与主料掺混均匀,干法炉内喷钙工艺脱硫效率较低,且钙基吸收剂消耗量大,利用率低。
选择性非催化脱硝(SNCR)由于较窄的反应温度窗口、氨逃逸等二次污染物排放而受到限制应用。用于煤粉炉时若温度高于1100℃,氨基还原剂易被氧化生成NOx,温度低于800℃时氨基还原剂与NOx反应速率降低,易造成氨逃逸。由于混合不均和有限的反应温度区间SNCR技术工程应用中脱硝效率一般为30%~50%,氨逃逸量一般在5ppm~15ppm。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对应于800℃~950℃炉膛及烟道范围较大,喷入的氨基还原剂可以在炉膛及分离器停留较长的时间,不仅混合良好且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有利于实施选择性非催化脱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在炉内喷入该浆液可解决传统流化床炉内掺烧石灰石脱硫效率低,脱硫剂利用率低问题,并实现低成本脱硝问题。
本发明所述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由脱硫剂浆液和脱硝剂溶液组成,所述脱硫剂浆液的固体组分为石灰石、添加剂和助添加剂,其占脱硫剂浆液总重量的60%~70%,所述脱硫剂浆液的液体组分为水,其占脱硫剂浆液总重量的30%~40%;其中,所述固体组分中石灰石、添加剂和助添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配比为石灰石70%~90%,添加剂9%~25%,助添加剂1%~5%,所述添加剂为赤泥、盐泥或白泥,所述助添加剂为碳酸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所述脱硝剂溶液是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25%氨水溶液或40%~50%尿素溶液;使用时脱硫剂浆液按照钙硫摩尔比1.5~2.5,脱硝剂溶液按照氨氮摩尔比1.0~2.0的量进行混合,经喷嘴雾化喷入流循环化床锅炉顶部区域内,与烟气中SO2和NOx反应生成硫酸盐和N2 。
上述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中:所述脱硫剂固体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优选配比为石灰石78%,赤泥20%,碳酸钠2%。
上述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中:所述脱硫剂固体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优选配比还可以为石灰石78%,白泥20%,碳酸钠2%。
上述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中:所述石灰石优选细度<44μm,90%通过325目。
上述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脱硝的浆液中:所述脱硝剂溶液优选是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氨水溶液。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脱硫脱硝剂浆液配制所用的添加剂、助添加剂廉价广泛,可用以改良石灰石脱硫性能,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应于流化床锅炉温度850℃~950℃的炉膛上部及烟道的空间较大,脱硫脱硝具有较充足的反应时间,将脱硫脱硝剂浆液雾化喷入,与烟气混合效果好,固硫剂和脱硝剂利用率高,可以实现炉内同时脱硫脱硝,实验测定:脱硫效率达85%~95%,脱硝效率达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3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