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14168.1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文书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及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涉密单位一直缺乏一种准确、快捷的自动化设备,用来对涉密文书、涉密信息物资以及涉密人员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尤其是很难对涉密文书进行包括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传统的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依据人工方式进行,效率不高、透明度差、缺乏对涉密文书实时的跟踪,难免出现工作疏忽和人为差错,特别是涉密等级高并对文件个体化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单位,其安全隐患尤为突出,涉密文书很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地携带到公开场合,涉密文书的非法复制、丢失等泄密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此类泄密隐患,些部门已经采取了积极的防范及管理措施,如采用涉密文书柜双锁安全管理、门口条形码防盗、视频监控管理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和威慑力,但依然无法建立全程的自动化监管体系,文件的查找和登记操作非常繁琐,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不能动态掌握各种涉密文书的实时信息,对不同密级的文件管理难以实现细颗粒的动态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由人工管理带来的各种弊端和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情况,必须采取先进、高效且安全可靠的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对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进行监管审计,特别要严格落实涉密文书的密级标识和借阅权限问题,要严格杜绝高密级信息流向低密级人群,另外,要制定并落实涉密文书管理标准化制度,对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和使用记录等都应具备详尽的审计信息,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到人。
目前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正在为物品管理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以识别距离远、响应迅速、群体识别、不易损坏、存储容量大等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物品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对涉密文书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涉密文书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涉密单位及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掘涉密文书的真实数据,显著提高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使用本发明能够集涉密文书监控、门禁及人员管理、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控及安全防范于一体,实现对涉密文书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动态掌据各种涉密文书的实时信息,提高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和识别系统、门禁系统、声光报警装置、短信发送装置、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和打印机;
识别系统包括用于涉密文书唯一身份识别的RFID标签、用于扩展读写器识别范围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及读写器;其中,RFID标签粘贴于涉密文书背面,该RFID标签记录有与之绑定的涉密文件的文件名、密级、保密期和文件来源等信息。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用于放置于资料室门通道两侧,读写器放置于资料室入口外侧,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线缆与读写器连接,读写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线进行连接。
门禁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资料室房门开闭的电子锁和置于资料室门入口外侧的读写器;其中,电子锁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读写器通过网线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
报警系统包括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短信发送装置,其中,声光报警装置和短信发送装置放置于资料室内,声光报警装置和短信发送装置分别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保持连接。
用于实时监控资料室内情况的监控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线连接。
用于采集资料室内环境因素的温湿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用于打印涉密文书借阅凭证的打印机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
本发明使用了基于RFID的多目标快速识别技术,通过中央控制器并结合行业特点对识别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人机互动和反馈。通过本发明内容,可以对借阅者权限和涉密文书的个体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比对,使拥有不同权限的借阅者仅能借阅其权限范围内的涉密文书,其权限范围可以为涉密等级或受其他约束的权限,从而实现对涉密文书的动态监管,包括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有效提高涉密文书管理的效率、加强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为系统实物布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