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天线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4332.9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郁光辉;郝鹏;鲁照华;梁春丽;夏树强;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程立民,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单天线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时首先检测下行同步信道,完成信号检测、时间同步及频偏校正等工作。然后检测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获得系统信息,包括基站或接入点(AP,Access Point)的标识、使用的天线数等配置信息。最后,终端通过上行同步信道完成上行的时间同步,完成接入系统的全部过程。
从上面的接入过程可以看出,在成功接收广播信道之前,终端不知道AP使用的天线数。因此终端通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接收广播信道:
方法一:终端对AP使用的天线数进行盲检测,即尝试各种可能的AP天线配置。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天线数量大于1的时候,可以利用分集技术提高信号接收的鲁棒性。缺点是会增加终端检测的复杂度,降低终端接入系统的速度。
方法二:无论AP的天线配置情况如何,始终使用一根天线发送信号。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盲检测的复杂度。缺点是即使AP的天线数大于1也不能采用多天线分集技术提高系统鲁棒性。
方法一之所以要对天线数进行盲检测,是由于AP使用1根发射天线时没有采用分集技术,而AP使用多根发射天线时采用了分集技术,因此终端需要采用不同的接收方法。比如,当AP使用2根发射天线时通常使用基于Alamouti编码的分集方案,当AP的发射天线数大于2时,可以使用一定的天线虚拟化技术,将多根发射天线虚拟成2根天线后再采用Alamouti编码。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广播信道,其它数据传输也可能遇到与上述广播信道类似的问题。因此,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使得当AP的天线数为1时,终端仍然可以使用与AP采用多根发射天线时相同的接收算法,则终端就不需要对AP天线数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数据接收复杂度,同时又可以在AP使用多天线时,利用分集技术提高数据的接收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天线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现有单天线数据发送方法使得终端需要对天线数进行盲检,或无法利用分集技术提高系统鲁棒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单天线数据发送方法,主要包括:
配置待发送数据符号S0,S1,...,SN-1在可用资源R0,R1,...,RN-1上的映射方式,其中N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总的子载波个数;
在Rk及Rk+1上分别发送A+B和C+D,其中A、B、C、D属于数据符号集合{±Si,±Si+1,},0≤i≤N-1,0≤k≤N-1,且所述A、B、C、D满足条件:
A·C*+B·D*=C·A*+D·B*=A·B*+C·D*=B·A*+D·C*=0
其中,上标*代表取共轭。
进一步地,所述N为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数M与OFDM符号中可用于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子载波数P的乘积。
基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Rk和Rk+1为用于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相邻两个频域资源;优选地,所述映射方式具体为:
采用频域连续的方式在Rk及Rk+1中映射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Rk对应的资源索引k=m*P+p,其中m为资源Rk所在的用于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索引,p为Rk所在的用于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上的子载波索引。
基于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Rk和Rk+1为用于传输所述待发送数据符号的相邻两个时域资源。优选地,所述映射方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