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546.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施浒立;裴军;崔君霞;张杰;张丽荣;胡正群;杜晓辉;艾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率 卫星 移动 语音 通信 系统 | ||
1.一种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其特征在于,空间段利用转发式卫星导航系统的GEO通信卫星的转发器,通信体制采用扩频通信方式;
地面段,为地面通信中心站,采用大口径抛物面天线解决入局信号弱和通信卫星的EIRP较低问题,以满足卫星链路的要求;通信中心站作为网络协调站负责把所有卫星信道资源分配给移动终端使用,并通过分组交换设备与地面公共通信网用户进行各类数据交换,实现系统网内移动用户与公网用户的互联互通;
用户段,包括便携式、车载或船载语音通信移动终端,为小型化、低功耗,发射功率小的终端设备,对于车载或船载终端,采用简易的伺服跟踪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天线采用抛物面天线或平板天线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通信中心站,包括天馈线及伺服、发射和接收、时钟同步和电源子系统,以完成卫星信号的基带调制解调和射频变频放大和发射接收,其抛物面天线口径为9~16米;
地面通信中心站的设备控制管理分系统,完成地面站设备监控运行维护,设备配置和地面站安全管理;
地面通信中心站的地面网络控制管理分系统,完成网络配置、用户管理、系统控制、计费账务管理、鉴权管理和语音数据交换管理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段的语音通信移动终端,包括天线、收发射频组件、收发基带、声码器和终端控制单元,其发射功率为1~10W,功耗为5~20W;车载或船载终端所用抛物面天线口径为0.45米,天线的发射/接收增益为25/22d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 特征在于,采用三种通信工作方式:
1)移动终端用户与地面站之间双向语音通信;
2)移动终端用户-经地面站-移动终端用户之间通信,在系统内,移动通信终端用户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经地面站转发经卫星两跳完成;
3)移动终端用户与地面公用通信网用户通信,经地面站的交换设备,与地面公共通信网络互联互通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道分配方式为按需分配,按需分配的呼叫过程如下:
1)呼叫建立:主叫方通过控制信道向地面通信中心站发出呼叫申请信息,中心站在确认卫星信道和被叫方设备空闲的条件下,向主叫方和被叫方分配卫星信道,主叫方和被叫方进行导通测试,通过中心站建立线路;
2)通话:线路建立后,通信双方即可进行通话或数据传输;
3)拆线:通话结束后,由通话的主叫方或被叫方向地面通信中心站发出通话结束信息,地面站发回确认并回收卫星信道和用户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低速率,是语音编码采用语音压缩技术,信息速率为300~2400bps,使传输链路获得较大的编码扩频增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低速率的卫星移动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出站广播信道采用FDM/CDMA/S-ALOHA方式,入站回传采用CDMA/S-ALOHA体制,调制方式采用QPSK或BPSK,I支路传送信令数据,Q支路传送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5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