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蚜茧蜂移动网箱防治蚜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608.3 | 申请日: | 2011-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治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治浦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9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蚜茧蜂 移动 网箱 防治 蚜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一种用蚜茧蜂移动网箱防治蚜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蚜虫是一种害虫,它以吸食植物体液营养物质为生,且繁殖力极强,对农业、林业生产危害极大,人们大多采取施用农药杀虫进行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则若施药不当容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二则农林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会对人、畜带来伤害。通过长期观察、研究,人们发现自然界中亦存在一些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蚜茧蜂等,其中蚜茧蜂属膜翅目、烟蚜茧蜂科中的一种昆虫,易于人工繁殖、投放,对大田中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常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投放僵蚜片和成蜂:在温室大棚中设置3×6米的网箱,在里面培植烟苗,待烟株长到12片叶时接种脱毒蚜虫,让其繁殖到一定量时又接种蚜茧蜂寄生,当其尚未羽化时把带蚜茧蜂的烟叶片放到烟田中,让它羽化后寄生大田里的蚜虫,还可用吸蜂器收集网箱中已羽化的蚜茧蜂投放大田;第二种方法是投放僵蚜苗即:先在大棚内育植烟苗,在4叶一心时接种蚜虫,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又接种蚜茧蜂寄生,羽化前将烟苗移放大田,让蚜茧蜂寄生大田蚜虫,上述两种办法均能较好地起到投蜂灭蚜的生物防治作用。但在实践中亦发现,上述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温棚网箱中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与大田自然环境有较大差距,投放的蚜茧蜂成活率不高,特别遇烈日、暴雨气候成活率就更低;其次是在投放僵蚜片、僵蚜苗时,如果被寄生的蚜虫脱毒不全,烟叶片或烟苗带有白粉病原,都容易引发人为传播疫病;再者投放时间受限制必须在早上9-10时投放,投放次数须在2批次以上、显得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蚜茧蜂繁殖量大,投放大田成活率、产卵率高,防治效果好,能避免人为传播白粉病、烟草病毒等病原,更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一种蚜虫生物防治方法。
具体是这样完成的:先在温室大棚或网箱中育出烟苗,四叶一心时接种蚜虫繁殖,到每株烟苗有20只蚜虫时又接种蚜茧蜂寄生,15天左右形成僵蚜苗投放大田灭蚜,僵蚜苗须先移植到在大田中设置由网架、网筒、网罩、帽盖、营养盆、漂浮盘组装成的移动网箱中,让蚜茧蜂羽化后通过网筒、网罩的网孔飞到大田寄生蚜虫达到防治目的。
所述的移动网箱是由圆环状上口圈、下口圈及3-4根立柱固接成网架,又用网眼密度为40-60目圆柱形网筒的上口和圆帽形网罩的下口分别缠套于网架上口圈,网筒下口缠套于营养盆腰组装而成,网箱上罩有活动帽盖,营养盆上有漂浮盘。
所述方法育殖蚜茧蜂过程中可以在大田中选择适宜地点移挪网箱,以满足蚜虫和蚜茧蜂生长繁殖所需最宜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施行择地育蜂。
所述方法可以搬移网箱放至蚜虫最密聚的地方施行逐蚜放蜂。
所述方法当网箱内蚜茧蜂羽化结束飞出后,又接种10-15只蚜虫并更换40目纱网为60目纱网,10天又可出现蚜茧蜂,在其羽化前再将60目纱网换成40目,让蜂飞出施行连续育蜂。
所述方法当大田中蚜虫虫口密度过大时,可更换纱网40目为60目,同时转移网箱至安全位置后,在大田施用农药灭蚜,2-3天后又移网箱到仍有蚜虫的地块并更换60目纱网为40目,放蜂灭虫,施行蜂药同治。
使用蚜茧蜂移动网箱防治蚜虫,设备轻便,一个人即可折装搬动操作,育殖的蚜虫和蚜茧蜂数量多,蜂的成活率、产卵率高,可以逐蚜放蜂、连续育蜂,投放不受时间限制,灭蚜效果好,此外还可以避免白粉病、烟草病毒等疫病的人为传播,是一种高效、安全、易行的生物防治蚜虫的方法,除能防治烟草蚜虫危害外,对油菜等作物的蚜虫危害也有很佳的防治作用。
以下是移动网箱的结构附图:
图1为组装好的移动网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筒示意图;
图3为网罩示意图。
下面给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先制作移动网箱,如附图所示用圆钢制成圆环状上口圈2、下口圈3,分别与4根圆钢支柱1焊接成网架,又用网眼密度40-60目的尼龙纱缝制成圆柱状网筒6和圆帽形网罩7,网筒6的上口和网罩7的下口分别靠弹力上橡筋圈9、网罩橡筋圈10缠套于上口圈2,网筒6的下口靠弹力下橡筋圈11缠套于营养盆4的腰上,共同组构成网箱,网箱上罩有活动帽盖8,营养盆4内有漂浮盘5。把组装好的移动网箱安放到大田中适当位置,又将在温棚或网箱中育殖的僵蚜苗移植到移动网箱的漂浮盘5内,注入营养液到营养盆4中,等蚜茧蜂羽化后自由飞出网孔寄生大田蚜虫,根据环境情况,搬挪网箱以达到择地育蜂和逐蚜放蜂;当网箱内的蚜茧蜂全部羽化后及时更换纱网将40目换成60目,并接种10-15只蚜虫,10天后又有羽化的蚜茧蜂出现时,再次换纱网为40目,让蚜茧蜂飞出灭蚜,做到连续育蜂;当大田虫口密度过高,蚜灾十分严重时可将纱网换成60目并把网箱移至安全地带后,施用农药灭虫,2-3天后,又视情移网箱到尚有蚜虫的地方,更换成40目纱网让避过药害的成蜂参与消灭残余蚜虫,达到蜂药同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治浦,未经孙治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