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交通安全警示帽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625.7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瑶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F21V33/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12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交通安全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帽子,尤其是一种佩戴方便、节省电能、保证过路安全的太阳能交通安全警示帽。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很多汽车撞人事件都发生在夜间光亮度不够、视线不好的路况下。为提醒司机注意,有的服装设置了反光条,可反光条只能在灯光照射下发挥作用;有的以帽子的颜色(红、黄等)对司机进行提醒(如学生的安全帽),但也只能在白天起作用,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光亮度不够时的行人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佩戴方便、节省电能、保证过路安全的太阳能交通安全警示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太阳能交通安全警示帽,有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源电路、检测开关K及多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D2,所述太阳能电源电路依次通过检测开关K、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功率输出电路与发光二极管D2相接。
所述太阳能电源电路设有太阳能电池V1及充电电池V2,在太阳能电池V1及充电电池V2之间接有正向二极管D1,太阳能电池V1的正向输出与与非门U1相接。
所述振荡电路设有与非门U2,与与非门U2的输入端相接有电容C1,在与非门U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相接有电阻 R1。
所述脉宽调制电路设有相并联的与非门U3、U4,与与非门U3、U4的输入端相接有电容C2、电阻 R2。
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设有三极管U5,与三极管U5的基极相接有电阻R3。
本发明是在现有普通帽子的基础上设置了太阳能电源电路、检测开关、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功率输出电路及发光二极管,佩戴在头上后检测开关闭合,太阳能电源电路则可在光线不足的夜间使发光二极管自动闪烁发光,无需手动,不浪费电能资源,对司机有明显的警示作用,可保证行人过路安全。本发明白天亦可佩戴,同普通帽子一样,起到装饰、防晒或保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有帽体1,帽体1可与普通学生帽一样采用软性材料(棉布、尼龙等)制成且无任何尖锐物体,不会划伤脸部和头部。在帽体1上设有太阳能电源电路2、检测开关K及多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D2,太阳能电源电路2依次通过检测开关K、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功率输出电路与发光二极管D2相接。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功率输出电路与发光二极管D2均可安装在柔性印制线路板上,发光二极管D2可分布安装在帽体2的圆周上,即在帽体2的前后左右均可看到闪烁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开关K是一个轻触开关,可检测帽子是否戴在头上,若戴在头上即导通,电路通电;否则开关断开,电路不通电。
太阳能电源电路2设有太阳能电池V1(5V)及充电电池V2(3.6V),在太阳能电池V1及充电电池V2之间接有正向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太阳能电池V1的正向输出与与非门U1相接。
所述振荡电路设有与非门U2,与与非门U2的输入端相接有电容C1,在与非门U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相接有电阻 R1。
所述脉宽调制电路设有相并联的与非门U3、U4,与与非门U3、U4的输入端相接有电容C2、电阻 R2。
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设有三极管U5,与三极管U5的基极相接有电阻R3。
与非门U1、U2、U3、U4可以是在一个芯片内的4个史密特2输入与非门。
工作原理:
1.白天,如果没有佩戴帽子,检测开关K断开,电路不通电。由太阳能电池V1自动向充电电池V2充电(充电一天可以连续工作3小时);如果佩戴帽子,检测开关K闭合,电路通电,但由于处于白天,A点电位高于2V,B点为低电位,与非门U2、电阻R1、电容C1不工作,功率输出电路截止,发光二极管D2不发光,可作为普通帽子使用;
2.天黑后,如果没有佩戴帽子,检测开关K断开,电路不通电,此时二极管D1可保证充电电池V2不能向太阳能电池V1回流;如果佩戴帽子,检测开关K闭合,电路通电,由于处于黑天,A点电位低于2V,B点为高电位,与非门U2、电阻R1、电容C1工作,即当C点低电位时,D点为高电位并经电阻R1向电容C1充电,当电容C1充到高电位时,D点又变成低电位,电容C1又经电阻R1放电,由此反复形成振荡;而当D点变为低电位时,E点同时也变成低电位,但此时电阻R2很快将电容C2充满电,使E点变成高电位,F点变成低点位,从而使F点的上跳脉冲宽度变窄,用于减少功率输出电路的导通时间(即发光二极管D2的发光时间),降低功耗。与非门U3、U4采用并联方式以增加驱动能力,从而使发光二极管D2闪烁发光,加强警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瑶,未经崔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加密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