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723.0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士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士峥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7/1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孙正焰 |
地址: | 250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外耳道 肿胀 中耳炎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1、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2、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3、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4、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本病为细菌感染所引起,多因外耳道炎症侵入内耳所致。因此病主要症状为外耳道肿胀,耳内流脓为主,故祖国医学称为耳脓,俗称耳朵底子。
临床表现:外耳道红肿、疼痛,耳内突发疼痛,疼痛难忍,常为剧烈的刺痛或胀痛,可伴有听力减退,耳鸣,发热恶寒,头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局部检查,鼓膜充血、外凸。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十大功劳叶6重量份、八仙草6重量份、八角莲9重量份、了哥王9重量份、三白草9重量份、大飞扬草9重量份、大金钱草6重量份、万年青根6重量份、千里光6重量份、千层塔9重量份、千金藤9重量份、小飞扬草6重量份、凤尾草6重量份、风眼草6重量份、辛夷6重量份、白芷6重量份、生姜6重量份、苍耳子9重量份、蔓荆子9重量份、藁本6重量份、薄荷9重量份、醉鱼草9重量份、蝉蜕6重量份、墓头回3重量份、鹅不食草2重量份、紫苏叶9重量份、葱白9重量份、羌活9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9味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4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0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十大功劳叶、八仙草、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凤尾草、风眼草、以上14味药具有散风解表、宣肺通鼻、祛风止痛、解毒医疮、散风除湿、宣肺通窍、燥湿止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利水消肿之功效。在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辛夷、白芷、生姜、苍耳子、蔓荆子、藁本、薄荷、醉鱼草、蝉蜕、墓头回、鹅不食草、紫苏叶、葱白。以上13味药具有祛风清热、止泻治痢、治痢疗疮、清肠止痢、凉血消肿之功效。因其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羌活:辛、苦,温。入膀胱、肝、肾经。散寒解表、通痹止痛。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十大功劳叶、八仙草、八角莲、了哥王、三白草、大飞扬草、大金钱草、万年青根、千里光、千层塔、千金藤、小飞扬草、凤尾草、风眼草、辛夷、白芷、生姜、苍耳子、蔓荆子、藁本、薄荷、醉鱼草、蝉蜕、墓头回、鹅不食草、紫苏叶、葱白、羌活、甘草这29味药配伍应用,具有散风解表、宣肺通鼻、祛风止痛、散风除湿、宣肺通窍、燥湿止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解毒医疮、利水消肿、祛风清热、止泻治痢、治痢疗疮之功效,是治疗外耳道肿胀型中耳炎的最佳配方。十大功劳叶:苦,寒。入肝、胃、大肠三经。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八仙草:辛、苦,寒。入心、肺二经。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八角莲:苦、辛,平。入心、肺、肾三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咳化痰、益肾防劳。了哥王:苦、辛,寒,有毒。入心、肺、小肠三经。清热解毒、清毒散结、止咳化痰、泻下通便、祛风除痹。三白草:甘、辛,寒,有小毒。入肺、脾、胃、大肠四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解毒疗疮、消积化痞。大飞扬草:辛、酸,寒。入肺、肝二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通乳。大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清热利湿、和胃降逆、解毒消肿、祛瘀消肿。万年青根:苦、甘,寒,有小毒。入肺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胀、凉血止血。千里光:苦,寒。入肝、肾二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千层塔:辛、甘、酸、微苦、平,无毒。入肺、大肠、肝、肾四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止血定痛。千金藤:苦,寒。入肺、脾、大肠三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活络。小飞扬草:酸、涩、苦,凉。入脾、胃、大肠三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凤尾草:甘、淡、微苦,寒。入大肠、肾、心、肝四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风眼草:苦、涩,寒。入大肠、肝、胃三经。清热燥湿、止血、止带。辛夷:辛,温。入肺经。散风解表,宣肺通鼻。白芷:辛,温。入胃、大肠、肺经。散寒解表、祛风止痛、解毒医疮、化湿止带。生姜:辛,微温,及肺、脾、胃经。散寒解表、温胃止呕、化痰行水、解毒。苍耳子:苦、辛、温。有小毒,入肺、脾经。散风除湿、宣肺通窍。蔓荆子:苦、辛、凉。入肝、胃、膀胱经。疏风清热,祛风除湿。藁本:辛、甘、温。入膀胱、小肠经。散风寒湿邪,祛风止痛。薄荷:辛、凉、无毒。入肺、肝经。清热解表,清利头目,治疗肝气郁滞,透疹。醉鱼草:辛、苦、温,有毒,入肺经。祛风散寒、化痰止咳,活血通络,杀虫定痛,消积行气,软坚散结,治疗痄腮。蝉蜕:甘、寒、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祛风止痉。墓头回:辛、温。入心、脾经。祛风止疟,祛瘀止血。鹅不食草:辛、温。入肺、大肠经。祛风散寒,解毒利湿,截疟去寒。紫苏叶:辛、甘、微温。入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葱白:辛、温。入肺、胃、肝经。发汗解表,利尿消肿,清热消肿,治疗风寒痹痛,解毒调味。羌活:辛、苦,温。入膀胱、肝、肾经。散寒解表、通痹止痛。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士峥,未经苏士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