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钒铁渣的耐火火泥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5091.X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璋;高坤;洪俊辉;黎建明;张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薛义丹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铁渣 耐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材料,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耐火火泥。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耐火材料的需求量和消耗量越来越大。但可用于耐火材料的资源越来越少,因此科技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可用于耐火材料的二次资源。
此外,在冶炼钒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钒铁渣。目前没有很好的利用钒铁渣的方法,导致大量的钒铁堆积,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含有钒铁渣的耐火火泥。
根据本发明的含有钒铁渣的耐火火泥包含细骨料和由钒铁渣细粉形成的凝胶材料。
细骨料可以为高铝质骨料和铝镁质骨料中的至少一种。细骨料的粒度可以为-200目。钒铁渣细粉的粒度可以为-325目。
耐火火泥可以包含按重量百分比计的50%~80%的细骨料和20%-50%的由钒铁渣细粉形成的凝胶材料。
钒铁渣可以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78%~83%的Al2O3、10%~17%的CaO、1.0%~2.5%的MgO、0.2%~0.8%的FeO、0.6%~0.8%的SiO2和1.3%~4.0%的钒氧化物。钒铁渣可以含有按体积百分比计的35%~40%的铝酸钙相、45%~55%的二铝酸一钙相、4%~7%的α-Al2O3相、7%~8%的玻璃质相、1%~3%的金属相和3%~5%的尖晶石相。
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火泥利用钒铁渣细粉作为凝胶材料,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钒铁渣,使钒铁渣变废为宝。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火泥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含有钒铁渣的耐火火泥。
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火泥含有细骨料和由钒铁渣细粉形成的凝胶材料。具体地讲,根据本发明的耐火火泥包含按重量百分比计的50%~80%的细骨料和20%-50%的由钒铁渣细粉形成的凝胶材料。
这里,钒铁渣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78%~83%的Al2O3、10%~17%的CaO、1.0%~2.5%的MgO、0.2%~0.8%的FeO、0.6%~0.8%的SiO2和1.3%~4.0%的钒氧化物。钒铁渣含有按体积百分比计的35%~40%的铝酸钙相、45%~55%的二铝酸一钙相、4%~7%的α-Al2O3相、7%~8%的玻璃质相、1%~3%的金属相和3%~5%的尖晶石相。
通过上面对钒铁渣的具体成分的描述可以看出,钒铁渣中含有大量的Al2O3,所以钒铁渣细粉具有很好的水化特性。因此,本发明的含有钒铁渣细粉的耐火火泥具有很好的粘结性。此外,由于钒铁渣具有很好的耐火性,所述本发明的耐火火泥具有很好的耐火性能。
下面将对细骨料和由钒铁渣细粉形成凝胶材料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细骨料可以是粒度为-200目的高铝质骨料和铝镁质骨料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这里,粒度为-200目是指粒度小于200目。这里,使用的高铝质骨料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的45%~90%的氧化铝和10%~55%的二氧化硅,使用的铝镁质骨料按重量计含有50%~80%的氧化铝和5%~30%的氧化镁。细骨料在本发明的耐火火泥中起到骨架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钒铁渣细粉作为凝胶材料,作为凝胶材料的钒铁渣细粉的粒度可以为-325目。即,钒铁渣细粉的粒度小于325目。也就是说,凝胶材料是将钒铁渣破碎粉磨至-325目而得到的细粉。凝胶材料在本发明的耐火火泥中起到结合剂的作用。
然而,本发明的耐火火泥不仅限于上述的成分和含量。根据耐火火泥的用途,本发明的耐火火泥还可包含外加剂以改善耐火火泥的特性。
在使用过程中,可将配制好的耐火火泥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耐火泥浆,然后用于耐火砖的砌筑。其中,由高铝质细骨料形成的耐火火泥适合于高铝砖和粘土砖等的砌筑,由铝镁质细骨料形成的耐火火泥适合于镁碳砖、铝镁碳砖等的砌筑。
表1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
表1
从表1中的各个实施例可以看出,由钒铁渣细粉凝胶材料与高铝质细骨料或镁铝质细骨料配制成的耐火火泥粘结强度高而且高温线性变化率低,因此,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耐火火泥可以提高砖衬耐火材料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链有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