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港宝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5260.X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勇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77/00;C08L35/08;C08K13/02;C08K3/26;C08K3/36;C08K3/22;A43B23/1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9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宝,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溜冰鞋上的纳米港宝。
背景技术
制鞋工业中鞋头的定型,主要靠面料与里料之间的硬衬材料来完成。目前,广泛应用的硬衬材料主要为溶剂港宝,所述溶剂港宝一般是采用聚苯乙烯乳胶将基布浸渍再干燥、辊压成硬村材,再按需要切割成一定形状后用溶剂或加热软化并产生粘性,再与面料和里料紧密贴合,随着溶剂的挥发,胶片变硬而定型。
由于聚苯乙烯乳胶中主要成分是苯乙烯,它与丙烯酸、十二炕基苯磺酸钠、氨水、水等辅料混合加热,经过聚合反应生成的乳胶与基布制成的硬衬材,在制鞋过程中必须用甲苯等有毒溶剂软化并产生粘性,严重危害制鞋工人的身体及污染环境。此外,在制鞋过程中必须用甲苯等有毒的有机溶剂混合使用,有机溶剂不但会引起鞋材如织物等变色、脱色、起皱,当制鞋完成后还需要等待溶剂完全挥发、硬衬完全硬化后才可把鞋楦取出重复使用,从而增加了制鞋的时间。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另一种港宝的制作工艺,其为直接将溶剂港宝置于模具中加压成型,然后将加压成型的港宝直接送至生产线进行制鞋组合工序,无需再添加有机溶剂。现有技术中公还开了一种热熔胶港宝的制作工艺,其为先通过人造纤维布先浸热可塑性树脂后,再双面覆背热熔胶。然而,所述现有的溶剂港宝及热熔胶港宝的制作工艺均较复杂,而且制成的港宝不能回收利用,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纳米港宝,其不仅具有高强度、弹性好、耐磨损、抗老化、硬度适宜、经久耐用等特点,而且表现出更好的力学、耐磨、阻燃、抗菌及防霉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延长率成倍增加,环保,制作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港宝,所述港宝由纳米塑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塑胶材料的硬度介于软胶和硬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塑胶材料可以是纳米聚乙烯、纳米聚丙烯或纳米尼龙。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聚丙烯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
聚丙烯 60~77%
纳米粒子 20~35%
聚异丁基乙烯基醚一马来酸酐共聚物 2~6%
抗氧化剂 0.6~0.8%。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粒子为40~150nm的纳米碳酸钙、40~150nm的纳米二氧化硅、40~150nm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港宝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港宝包括港宝本体及与所述港宝本体扣接相连的鞋带扣。
进一步地,所述港宝本体设置有扣接孔,所述鞋带扣设置有鞋带穿插部及扣接部,所述扣接部穿过所述扣接孔并与所述港宝本体扣接相连。
综上所述,本发明由环保型纳米塑胶材料制成,纳米塑胶材料不仅秉承了普通塑胶材料的高强度、弹性好、耐磨损、抗老化、硬度适宜、经久耐用等优点,而且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延长率成倍的超过溶剂港宝及热熔胶港宝;用纳米塑胶材料制成的港宝具有更佳的耐磨、阻燃、抗菌及防霉性能;其环保,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符合技术转型的需求;其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鞋需要攀帮成型的加工工艺,取消了前帮机、腰帮机、后帮机及定型机等设备,简化了工艺流程,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减小员工素质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降低不良率,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可达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纳米港宝包括均由纳米塑胶材料制成的港宝本体1及与所述港宝本体1扣接相连的鞋带扣2。所述纳米塑胶材料的硬度介于软胶和硬胶之间,其可以是纳米聚乙烯(PE)、纳米聚丙烯(PP)或纳米尼龙(PA)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港宝本体1及鞋带扣2均由环保型纳米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纳米聚丙烯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数计:聚丙烯70%,纳米粒子25%,聚异丁基乙烯基醚一马来酸酐共聚物4.3%,抗氧化剂0.7%。所述纳米粒子为40~150nm的氧化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勇,未经江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水管道生物膜采样器
- 下一篇:摩托车轮胎全合成胎冠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