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5548.7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明;刘庆荣;朱宝刚;张书铭;刘玉霞;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W4/16;H04W12/06;H04W8/04;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通信 业务 实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将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所述业务固话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随所述业务手机并振同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手机通过业务登记服务器将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包括:
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
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所述用户输入所述U-Key盘的密钥;
对接收到所述密钥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将所述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业务手机拨打融合业务服务号码接入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通过所述业务手机提示用户选择业务开通或业务取消;
当所述用户选择业务取消时,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拨号终端检测到所述U-Key盘拔出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去激活请求,该并振去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根据所述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与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去激活指令,该并振去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根据所述手机号码查找到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并将该第二绑定信息从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删除。
5.一种融合通信业务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登记服务器,包括:
开通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手机的U-Key盘的密钥与所述业务手机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一绑定信息保存在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并在HLR生成被叫签约信息;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于智能拨号终端的密钥及所述第一绑定信息对所述密钥认证通过后,获取所述密钥绑定的手机号码,并向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发出并振激活指令,该并振激活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固话号码及所述手机号码;
与业务固话连接的智能拨号终端,包括:激活请求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Key盘插入时,向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发出并振激活请求,该并振激活请求中携带有所述U-Key盘的密钥;
业务处理中心设备,包括:
激活执行模块,用于将来自于业务登记服务器的所述并振激活指令中的固话号码及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生成第二绑定信息保存在该业务处理中心设备中;
呼叫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手机被主叫电话呼叫时,根据所述HLR中的被叫签约信息及所述第二绑定信息同时呼叫所述业务固话及所述业务手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登记服务器还包括取消模块,用于当收到用户的业务取消指令时,将所述第一绑定信息从该业务登记服务器中删除,并通过所述业务处理中心设备请求BSS将所述被叫签约信息从所述HLR中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5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