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启停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5919.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龙运书;周达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离合启停系统的开关。
背景技术
离合启停开关主要由离合工作缸、离合分离拨叉和离合开关组成,离合工作缸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离合分离拨叉带动离合工作缸一起运动,而汽车离合启停系统的核心部件——离合开关,基本上都是安装在离合踏板上的,通过离合踏板的运动来控制离合开关的触点,以判断离合器是否分离,从而提供相应的信号。离合开关将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后离合器分离的位移变量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ECU并启动“停止器”,当换挡传感器和油门踏板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都传到ECU后,ECU控制发动机迅速启动,完成启停功能。
由于离合开关设置在离合踏板上,离合开关的信号不是直接从离合分离拨叉上提取,其行程容易受到操纵机构的影响,信息的准确度不高;另外离合踏板周围空间有限,不利于离合开关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启停开关,使离合开关的信号能直接从离合拨叉上提取,使离合开关的采集信号准确度更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合启停开关,包括离合工作缸(1)、离合分离拨叉(2)和离合开关(3),关键在于:所述离合开关(3)通过离合开关支架(4)固定在变速器(5)上,所述离合开关支架(4)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支撑板(4a、4b),所述第一支撑板(4a)上开有第一导向孔(6),所述第二支撑面(4b)上开有第二、第三导向孔(7、8),所述第一导向孔(6)和第二导向孔(7)的轴线重合;所述离合启停开关上设置有弹簧钢丝(9),所述弹簧钢丝(9)的一端固定在离合分离拨叉(2)上,该弹簧钢丝(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第二导向孔(6、7)并在所述离合开关(3)的后侧绕有平行于所述离合开关(3)端面的环状体(9a)后再折回第三导向孔(8)中,所述第一支撑板(4a)、第二支撑板(4b)和环状体(9a)均垂直于所述离合工作缸(1)的轴线。
离合工作缸依旧固定在变速器上,离合分离拨叉带动离合工作缸一起运动,离合分离拨叉运动的同时带动弹簧钢丝作相应的运动。弹簧钢丝在离合开关的后侧绕成平行于离合开关端面的环状体,而离合开关的触点位于靠近弹簧钢丝环状体的端面上,保证了弹簧钢丝与离合开关的充分接触。离合开关支架上的三个导向孔,对弹簧钢丝的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定位作用。
工作原理:当离合器结合时,弹簧钢丝环状体与离合开关的触点相隔一定距离,离合开关断开,该信号传送给发动机ECU,ECU控制发动机正常喷油工作;当离合器分离时,离合分离拨叉带动离合工作缸运动和弹簧钢丝一起运动,离合开关支架上的三个导向孔,让弹簧钢丝朝离合开关触点的方向运动,当离合器分离到最大行程时,离合开关的触点与弹簧钢丝的环状体端面完全接触,离合开关接通,并将信号传送给ECU,协同其他信号一起完成对发动机的控制。
上述第一、第二导向孔(6、7)的均带有缺口且缺口的方向相互垂直,便于安装及拆卸,且不会影响导向孔的导向作用。
所述第二支撑板(4b)上开有圆形过孔(10),所述离合开关(3)穿过所述圆形过孔(10)并结合圆形过孔(10)两侧的调节螺母(11)固定在所述离合开关支架(4)上。弹簧开关环状体在与离合开关触点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磨损,可通过调节螺母调节离合开关的安装位置,以保证弹簧开关环状体与离合开关触点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体(9a)为圆环、椭圆环或矩形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将离合开关安装在变速器上,离合分离拔叉通过弹簧钢丝来操纵离合开关的工作,离合开关靠离合分离拔叉的运动来获取离合器是否分离的信号,同时弹簧钢丝具有弹性和一定的刚度,可以很好地将离合分离拔叉的位移转换成离合开关的位移,使测量到的信号更加直接、准确、可靠;
(2)比起在离合踏板处安装离合开关,该结构更加简单,更好布置;
(3)该机构安装在机舱中,维修方便;
(4)可以在变速器上面直接搭载,以搭载不同的车型,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中离合开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左视图。
图4 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5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立式运送装置
- 下一篇:水晶玻璃窑炉加料预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