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酸性中心固体超强酸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6029.2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麒 |
主分类号: | B01J27/188 | 分类号: | B01J27/188;B01J23/30;B01J27/19;B01J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中心 固体 强酸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酸性中心固体超强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酸催化反应涉及烃类裂解、重整、异构等石油炼制过程,涉及烯烃水合、烯烃聚合、芳烃烷基化、芳烃酰基化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还涉及醇酸酯化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biodiesel)等新型能源领域,可以说酸催化剂是这一系列重要工业的基础。在这些生产过程中当前使用的酸催化剂主要是液体酸,虽然其工艺已很成熟,但在使用中却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并且也存在均相催化剂本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如易腐蚀设备,难以连续使用,与产物难分离等。
固体酸克服了液体酸的诸多缺点,具有容易与液相反应体系分离并循环再利用、不腐蚀设备、后处理简便、环境污染小、选择性高等特点,并且可在较高温度范围内使用,扩大了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酸催化反应的应用范围。
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可以代替液体酸催化剂的固体酸。固体超强酸由于其特有的超高酸性和广阔工业应用前景,更是固体酸研究中的热点。固体超强酸是指酸性比100%硫酸更强的固体酸,用Hammett酸度函数表示是指Ho<-11.93(100%硫酸的Ho等于-11.93)的固体酸。
已知固体超强酸中,磷钨酸(H3PW12O40)、硅钨酸(H4SiW12O40)和磷钼酸(H3PMo12O40)等的酸性中心是纯布朗斯特酸(acid),简称B酸,B酸强度是指给出质子的能力,在合成生物柴油领域中B酸优势是酸醇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Zn(Ac)2,SnO2,ZrO2,AlCl3,BF3,WO3,TiO2和磺化后的金属氧化物(如SO42--SnO2,SO42--ZrO2,SO42--ZrO2-TiO2)等的酸性中心都是纯路易斯酸(Lewis acid),简称L酸,L酸强度是指接受电子对的能力,在合成生物柴油领域中L酸优势是脂交换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超强酸的酸性中心共有L酸和B酸两种,很显然双酸性中心的固体超强酸兼L酸和B酸之长,催化活性势必超越单一酸性中心的固体酸。但至今,同时具有双酸性中心的固体超强酸却少有文献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麒,未经张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6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双旋转式涂料混匀机的手动压紧结构
- 下一篇: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