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子的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6108.3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詹凯;杨宁;徐桂云;李俊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鸭子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通过STR标记的PCR扩增和检测以及亲缘关系鉴定的方法进行鸭育种。
背景技术
鸭作为世界上饲养量最大的水禽,具有生活力强、耐粗饲等生物学特性,能够为人类提供肉、蛋、羽绒等产品,在世界禽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养禽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南方养鸭业发展迅猛,但是也存在着行业整体水平较低、品种单一的问题。我国有许多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地方鸭品种,但是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鸭的育种工作进展缓慢,科技含量较低,有必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辅助提升鸭育种的技术水平和加快育种进展。
建立完整准确的系谱记录是鸭育种工作的基础,对于提升我国鸭育种水平,提高育种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利用STR技术建立鸭群的系谱记录可以在不改变目前鸭地面散养、自由交配的饲养模式前提下准确的建立起两代鸭群间的系谱记录,而且准确快速,有利于加快鸭的选育进展。该技术建立推广后将会对其他水禽的育种工作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畜牧业科技的进步,现代畜牧养殖业和育种业都已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加快了育种进程。在禽类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中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开展的比较早,技术成熟,而且笼养鸡非常适合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该技术在鸡的育种和生产中有普遍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笼养鸡的配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公母比例,减少了公鸡的饲养量,节省了费用;在水禽育种中,由于育种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人工授精技术还不成熟,同时也受限于水禽的饲养特点,导致水禽笼养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大多采用地面散养;种水禽禽舍通常还有洗浴池,以利于提高受精率,这种饲养方式也制约了人工授精技术在鸭育种中的应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水禽育种场在水禽育种中多采用小群体内随机交配繁殖后代,造成系谱记录工作非常繁琐,需要充足的人员和场地提供支持,而且很容易出错,严重影响选育效果。目前常用的配种方法是将1只公鸭和5只母鸭放在一个小圈舍中,公母鸭均戴上肩号或者翅号,让其自由交配,每天晚上母鸭产蛋前由饲养员逐一检查,将要产蛋的母鸭分别放到封闭的笼子里,第二天下蛋后再由饲养员逐一记录每只种蛋的亲本编号,在孵化后完成两代间的系谱记录。这种方法一方面要占用大量的场地设施,每天还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很容易出现记录错误等问题;另一方面这种选配方法中公鸭的性能对受精率的影响很大,而且由于公母鸭组合相对固定,会使一些优秀个体遗传基因不能结合,影响选育的进展。
采用大群体随机交配可以使所有公母鸭都有交配的机会,大大提升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优良性状的表现,而且性能优秀的公母鸭会繁殖较多的后代,可以加快选育的速度。但是大群体随机交配时使用人工记录系谱是无法实现的,而利用STR标记进行亲子鉴定就可以重建亲本和子代间的系谱记录,保证育种工作的连续性。采用亲子鉴定技术建立选育群体的系谱记录,不但可以降低育种中的工作量,而且准确性可以大大提高,从而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加快水禽的育种进展。
亲子鉴定(parentage identification)又称亲权鉴定、个体识别等,它是利用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遗传的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亲代与子代是否有亲缘关系的方法(钱林东等,2010)。亲子鉴定技术在日常法医检验以及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亲子鉴定方法有多种,早期的有血型测试法、白细胞抗原鉴定法和染色体多态性鉴定法等;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多种基因组水平的分子遗传标记检测技术已应用到亲子鉴定中来,这些DNA分子标记技术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DNA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其中最适合用于亲子鉴定的DNA分子标记有:线粒体DNA标记、DNA指纹标记、小卫星变异重复序列标记、微卫星标记STR等(Hill等,2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6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刨丝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塑料制备阻燃地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