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乳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6530.9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加平;孔凡丕;刘鹭;张书文;崔文明;李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C9/16 | 分类号: | A23C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热 乳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热乳粉的制备方法,属于乳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脱脂乳粉时,脱脂乳在蒸发、浓缩及喷雾干燥前需经过不同温度与时间组 合的加热处理,以达到杀菌目的。脱脂乳受热处理程度不同,其乳清蛋白的变性程度 就不同。以乳清蛋白氮指数(WPNI)来评价或判定奶粉受热程度或蛋白变性程度,并 以此指数的大小将奶粉分为低热奶粉、中热奶粉及高热奶粉。低热乳粉被还原后,复 原乳具有几乎与新鲜奶口感相同的质量,适宜于制备各种乳制品。而且由于其乳清蛋 白保持了较为原始的状态,当乳粉还原后也可用于干酪生产。但是相对于高热乳粉而 言,低热奶粉的保藏稳定性较差。
根据美国乳制品学会颁布的《StandardsforGradesofDryMilksIncludingMethods ofAnalysis》对低热乳粉理化指标的要求,WPNI大于6.0mgN/g,菌落总数和芽孢总数 小于50000CFU/g。在低热乳粉生产中,原料奶只能接受略高于巴氏杀菌强度的加热杀 菌处理,这种低强度的杀菌并不能杀死全部细菌,因此在生产低热乳粉的预热器和蒸 发浓缩器中会存活大量芽孢杆菌及孢子,另外,牛奶固形物在加工设备内壁易粘附沉 积,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将细菌或芽孢带入最终产品中,使微生物指标超标。因 此,生产低热乳粉的关键是原料奶的卫生状况及其降低污染菌数的相关技术。
低热乳粉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低强度的杀菌所引起的酶活残留、细菌及孢子残 留所引起的。Stapelfeldt等(1997)研究考察了低、中、高热处理的乳粉在不同水分活 度、贮藏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发现在45℃并充分接触空气的情况下,中热和高热乳 粉相对低热乳粉所受的氧化要小得多。目前由于我国的原料奶质量较差,微生物菌数、 体细胞数居高不下,低热乳粉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原料限制,使我国生产制造的乳粉多 为中、高热奶粉,无法大规模生产低热处理、蛋白变性小及营养损失少的高品质乳粉, 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外,国内乳粉标准GB-196442010中对其菌落总数限量为 50000~200000CFU/g,远低于国外标准。
自从20世纪90年代陶瓷膜技术发展以来,国外关于错流微滤除菌的技术便得到 较大的发展。在许多国家,将巴氏杀菌和微滤除菌相结合生产巴氏杀菌微滤牛奶已实 现了工业化生产。微滤作用可以减少细菌总数的99.3%~99.99%,其中需氧孢子脱除 率达99.1%~99.99%,厌氧孢子脱除率达99.1%~99.9%。因此,在我国利用微滤技术 改善原料乳的品质并制备低热乳粉是有效、可行的选择,但具体如何实施并达到产品 理化指标合格的优质低热奶粉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热乳粉的制备方法,得到理化指标合格的低热乳粉。
本发明提供的低热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孔径为0.8μm-1.4μm的无 机膜对脱脂乳进行微滤除菌并浓缩后得到微滤乳;将所述微滤乳依次进行真空浓缩和 喷雾干燥后即得所述低热乳粉。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孔径为0.8μm-1.4μm的无机膜用来截留菌体和原料乳中的体 细胞达到除菌效果。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无机膜的材质可为氧化锆、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钛中至 少一种,如陶瓷膜,所述无机膜具有污染低、易消毒、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脱脂乳的脂肪含量小于0.15%,具体可为0.1%或0.08%; 所述脱脂乳可由原料乳经乳脂分离得到,所述乳脂分离的温度可为40℃-50℃,具体 可为45℃或5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滤除菌的温度可为10℃-50℃,具体可为5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滤除菌的过膜压力可为0.2MPa-1MPa,具体可为 0.78MPa或0.775MPa;所述微滤除菌的错流速率可为1m/s-7m/s,具体可为 2.75m/s-3.8m/s、2.75m/s或3.8m/s;可将所述脱脂乳进行微滤除菌后浓缩2-20倍;所 述微滤乳的菌落总数和芽孢总数较微滤前(即所述脱脂乳)降低99%-99.99%,一般均 小于1000CFU/mL;且蛋白质损失较少,含量约为微滤前(即所述脱脂乳)的95-9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6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脱硫扒渣效率的新型扒渣板
- 下一篇:用于制造半导体衬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