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7272.6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庆波;程正涛;任发政;郭慧媛;王冶;杨海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39/06;A23L1/3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果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红果(Malus micromalus makino)是蔷薇科梨亚科苹果属楸子的果实,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晋、陕、蒙接壤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包括山西的河曲、保德、偏关;陕西的府谷、神木;内蒙古的清水河、准格尔旗、和林格尔、凉城等旗县。海红果树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抗风、抗病虫害能力,且盛果期长,在该地区大量栽种,资源丰富,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林木,对当地的水土保持也有重要意义。关于海红果的专利仅有2项。CN1120892报道了一种海红果的保鲜技术,CN101195798报道了一种海红果酒的生产方法。目前,海红果年产量约1万吨,但对海红果进行开发利用的文献很少。
海红果中富含多酚类物质。实验发现海红果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目前,关于海红果多酚还未见报道。植物多酚是一类多羟基化合物,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日用品。因此,对海红果中的多酚进行制备,将其添加到食品、药品和日用品中发挥其活性,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利用现有的几种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结果发现:经溶剂提取的多酚含有较多的杂质,纯度不高,活性弱;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多酚虽然纯度高,但工艺复杂,操作不便,成本很高;重金属盐离子沉淀法会有重金属残留,安全性差;树脂吸附分离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安全性好;将溶剂提取法和树脂吸附分离法结合(即,采用溶剂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富集),制备的多酚纯度较高,而且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红果的果浆与乙醇水溶液混合,然后置于水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过滤,从得到的滤液中除去乙醇,得到浓缩的多酚粗提液;
(3)将所述多酚粗提液加入已平衡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蒸馏水冲洗柱子,再用50-7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
(4)从所述洗脱液中除去乙醇,得到浓缩的洗脱液;
(5)将所述浓缩的洗脱液干燥,得到海红果多酚粉末。
实施结果证明,利用本发明所提取的海红果多酚产品纯度可达70%以上,其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没食子酸工作液的吸光度对浓度作图而制作的标准曲线图;
图2为用吸光度对FeSO4当量作图而制作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从海红果中提取多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红果的果浆与乙醇水溶液混合,然后置于水浴中提取,得到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过滤,从得到的滤液中除去乙醇,得到浓缩的多酚粗提液;
(3)将所述多酚粗提液加入已平衡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蒸馏水冲洗柱子,再用50-7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
(4)从所述洗脱液中除去乙醇,得到浓缩的洗脱液;
(5)将所述浓缩的洗脱液干燥,得到海红果多酚粉末。
其中,所述海红果的果浆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打浆方法由海红果制得,优选地,所述海红果的果浆是通过将海红果去核并且不加水直接打浆而制得的。
在步骤(1)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50-70体积%,海红果的果浆与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为可以为1∶8至1∶20、优选为1∶10至1∶15,所述水浴的温度可以为60-90℃、优选为75-85℃,提取的时间可以为1-10小时、优选为2-6小时。步骤(1)可以只进行一次提取,也可以进行多次提取。
在步骤(2)中,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过滤方法进行过滤。从得到的滤液中除去乙醇的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蒸发浓缩方法,优选减压浓缩,以降低蒸发的温度,从而提高多酚的活性。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可以为40-55℃、真空度可以为0.05-0.1MPa。所述减压浓缩可以使得浓缩液的体积为初始液的体积的1/2至1/4。所述真空度用实际压力与1个标准大气压的差值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天然色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螺旋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