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功耗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7465.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9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郁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移动 通信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及工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各式消费性移动通信装置多半以体积轻薄短小为主要要求,由于传统按键占据较大面积,因此结合触控输入与显示功能的触控式显示面板(touch panel)是目前应用在移动通信装置上最热门的输入技术。另一方面,由于移动通信装置工作所需的电源是由电池来提供,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电源消耗以提供较长待机时间也是设计时的重要考量。
移动通信装置通常使用一背光模块来提供触控式显示面板显示图像时所需的背光源,而使用一显示模块来启动触控式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和显示模块为移动通信装置中功耗较大的元件,但在通话过程中使用者通常不需要用到触控式显示面板。在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装置会使用一近距离感测器(proximity sensor)来检测是否有人脸或其它物体靠近触控式显示面板,再依此决定是否要关闭背光模块和显示模块以减少功率消耗。然而,近距离感测器不但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还会增加额外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减少功率消耗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减少移动通信装置功耗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工作方法,其包含判断是否接收到一触发事件;在接收到该触发事件时,判断该移动通信装置的一触控式显示面板上是否发生一触碰事件;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符合一误触条件;以及在该触碰事件符合该误触条件时,控制该移动通信装置使其在一省电模式下工作。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包含一触控式显示面板;一触发事件判断模块,用来判断是否接收到一触发事件;一触碰事件检测模块,用来在接收到该触发事件时判断该触控式显示面板上是否发生一触碰事件;一误触判断模块,用来判断该触碰事件是否符合一误触条件;以及一控制电路,用来在该触碰事件符合该误触条件时,控制该移动通信装置使其在一省电模式下工作。
本发明的优点为:可降低移动通信装置的能量消耗,并在不影响通信品质的前提下降低SAR值,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工作时的流程图。
图3A~3C为本发明的触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结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工作时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 移动通信装置
10 触控式显示面板
20 背光模块
30 显示模块
40 触发事件判断模块
50 触碰事件检测模块
60 误触判断模块
70 控制模块
80 无线信号判断模块
90 功率模块
210~27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移动通信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移动通信装置100能降低通话时的能量消耗,其包含一触控式显示面板10、一背光模块20、一显示模块30、一触发事件判断模块40、一触碰事件检测模块50、一误触判断模块60,以及一控制模块70。除了显示图像外,触控式显示面板10亦可接收使用者直接下达的触控指令。背光模块20用来提供触控式显示面板10显示图像时所需的背光源,而显示模块30可用来启动触控式显示面板10。当背光模块20和显示模块30在开启时,移动通信装置100是在主动模式下工作,此时能量消耗较大;当背光模块20和显示模块30为关闭时,移动通信装置100可在省电模式下工作,此时能量消耗较小。
触发事件判断模块40可判断是否接收到一触发事件,其中触发事件可为一来电通知或一拨打电话的行为。触碰事件检测模块50检测触控式显示面板10上是否发生触碰事件。误触判断模块60则可判断一特定触碰事件是否符合误触条件。本发明的控制模块70则可依据触发事件判断模块40、触碰事件检测模块50和误触判断模块60的检测/判断结果来控制背光模块20和显示模块30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