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夜荧光珍珠贝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7552.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东;纪丽丽;马孝甜;苗东亮;李世杰;刘娟花;李晓菲;秦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9K11/8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珍珠贝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珠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夜荧光珍珠贝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珍珠呈现“高产低值”现象,这严重制约了珍珠产业的发展,2005年产量达1500吨,占全世界的95%以上,但其产值却占世界珍珠总产值的5%-10%,其中80%以上的珍珠只能以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的形式销往香港、日本和欧美等地,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增加珍珠种类,改变原单一类型,培育出多样性、特色性的珍珠,提升其附加值。现今市场珍珠多以人工培育染色或后期染色,以期增加珍珠颜色的多样性,满足消费者需求。但这两者不足之处在于,人工培育一般是将珠核染色,其时间长会褪色,而后期染色珍珠只能染淡色,且染色工艺严格保密,若染深色,日久也会褪色。
自制夜光粉无毒,无放射性;海藻多糖不仅为贝体提供糖类,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炎等作用;金霉素可杀死手术贝伤口的易感细菌;贝肉水解液基本组分与贝体相同,所以具有生物亲和性,并为贝体提供营养物质,从而降低贝体吐核率和排斥力。经检索发现,通过自制夜光粉涂敷珠核表面,海藻酸钠和金霉素处理珠核,贝肉水解液和金霉素处理细胞小片自列配合使用的育珠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夜荧光珍珠培育方法,不仅增加珍珠附加值,还可提高珍珠留核率,降低贝体对珠核的排斥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自制夜光粉按10%-15%重量比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涂敷在珠核表面,经20-24小时固化后,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防护层;再将珠核在含海藻多糖和金霉素的珠核调节剂中浸泡5-10分钟,细胞小片在含金霉素和贝体水解液的细胞小片调节剂中浸泡1-2分钟后,进行插核手术;手术后将河蚌或育珠贝暂养于休养池中,后放回养殖水域吊养,获得夜荧光珍珠贝,成熟收获珍珠即为夜荧光珍珠。
上述夜光粉的制作方法为:摩尔比为4∶1∶4的Al2O3、Al(OH)3和Eu2O3的混合物,加入1%-3%重量H3BO3作为助溶剂,充分混磨均匀,1400℃烧结,烧结时间为2.5-3小时;取出并粉碎中间产物,在1500℃氮气中烧结,取出粉碎后用浓度为1%-3%的KOH溶液洗涤,直至pH小于10.5;过滤后70-80℃烘干,研细,用10000目筛网筛分,即得夜光粉。
上述珠核调节剂的制作方法为:在无菌净面操作台中将海水经0.45μm膜过滤,按1%-2%重量比加入海藻多糖,进行溶胀混匀后密封包装,待插核时加入金霉素使其浓度达到1000-2000国际标准单位每毫升,即得珠核调节剂。
上述细胞小片调节剂的制作方法为:以蒸馏水为溶剂的0.6%-0.9%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溶液、1.2%-1.7%胰蛋白酶溶液、0.4%-0.8%胃蛋白酶溶液和解冻匀浆后的供片贝(蚌)肉按1∶1∶1∶1重量比准备;贝(蚌)肉解冻匀浆后调节pH至8.0-8.5,温度40℃-50℃,加入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溶液,水解3.5-4小时;之后调节pH至6-6.5,温度35℃-40℃,加入胰蛋白酶溶液,水解3-4小时;之后调节pH至3.0,温度55℃-60℃,再加入胃蛋白酶溶液,水解3-4小时;然后加入1.5%-2%以活性炭和硅藻土按重量比2∶3混合而成的脱色剂,60-70℃处理50-70分钟后密封包装,待插核时加入金霉素使其浓度达到1000-2000国际标准单位每毫升,即得小片调节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自制夜光粉无毒,无放射性,发光时间长;
2)海藻多糖有为贝体提供糖类,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炎等作用;
3)金霉素可杀死手术贝伤口的易感细菌;
4)贝肉水解液基本组分与贝体相同,所以具有生物亲和性,并为贝体提供营养物质,降低贝体吐核率和排斥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培育马氏珠母贝夜荧光珍珠贝可以分为如下步骤进行:
1)夜光粉涂敷珠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