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7553.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鲍旭清;张斌;郑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转速 近场 噪声 测量 装置 | ||
1.一种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节轴承、车身固定板、连接杆件、固定盘、轮轴固定套筒、轴承、连接轴、传声器固定结构件,所述关节轴承一端焊接在车身固定板上,另一端具有一圆孔,所述车身固定板固定在车身上,所述连接杆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圆管,下部为连接板,两者通过螺纹连接,上部的圆管穿过关节轴承的圆孔,下部的连接板固定到轴承上,所述固定盘一方面通过螺栓固定在轮轴固定套筒上,另一方面连接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盘上,轮轴固定套筒与连接轴分别位于固定盘的相对两侧,轮轴固定套筒的另一端固定在车轮的轮辋固定螺栓上,所述轴承配合到连接轴上,振动信号采集器安装在轴承上,所述固定盘、轴承、连接轴均与车轮同轴心,所述传声器固定结构件固定在连接杆件下部的连接板上,其上固定有传声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传感器固定板以及齿圈感应盘,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板以及齿圈感应盘固定在所述轴承上,所述齿圈感应盘与车轮同轴心,光电转速传感器固定在光电传感器固定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外圈呈阶梯结构,其前端和后端均有外螺纹,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板整体呈“L”型,光电传感器固定板的后板两侧开设有两个缺口,顶端开设有复数个用来固定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小孔,光电传感器固定板的后板穿过连接板上的槽后扣在连接板的后方,使用螺拴将光电传感器固定板的后板以及轴承固定在连接板,使用一个螺母旋入连接轴后将齿圈感应盘套在连接轴上,然后再使用一个螺母旋入连接轴,将齿圈感应盘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固定盘、轴承、连接轴、齿圈感应盘均与车轮同轴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安装一转速编码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延周向开设有至少三个长方形斜槽,所述斜槽的轴线绕过斜槽的起始端的固定盘的轴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锐角,所述轮轴固定套筒包括外衬套以及内衬套,所述外衬套是一个空心的套筒,在后部有内螺纹,所述内衬套的后部有外螺纹,前端为沿圆周一圈的且等距的6个向外扩张的爪子,所述爪子主视成锥形,内衬套中心自前至后钻有螺纹孔,连接时,所述内衬套从外衬套前端的开口进入,内衬套后部的外螺纹与内衬套后部的外螺纹旋在一起,6个向外扩张的爪子进入外衬套的空心内,且爪子的外侧被外衬套的外壳压迫;
一螺栓穿过固定盘上的斜槽后旋入固定套筒的内衬套中心的螺纹孔,该螺栓穿出固定套筒的部分使用一螺母旋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的轴线绕过斜槽的起始端的固定盘的轴线逆时针旋转18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固定板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采用强磁吸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速及近场噪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身固定板与车身之间的固定采用吸盘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5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