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地面集输含盐稠油的裂解降粘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7693.9 | 申请日: | 201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方;张建;赵守明;郭长会;刘慧英;张宁宁;庞会中;刘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地面 集输含盐稠油 裂解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田地面集输含盐稠油的裂解降粘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过热蒸汽对含盐稠油进行浅度的热裂解的方式,对油田低含水稠油(含水小于5%,未脱盐)通入一定量的过热蒸汽和一定量的抗盐催化剂,在改质反应降粘塔中控制一定的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含盐稠油在反应器内进行浅度裂解,实现稠油粘度的不可逆的降低;改质稠油裂解反应装置的压力为0.5MPa-5.0MPa、温度在180℃-350℃,最佳温度在220℃-320℃,稠油在反应装置内反应时间为0.5hr-4.0hr,通入过热蒸汽质量份数为5%-20%(以原油计),加入抗盐催化剂的质量份数为0.01%-1.0%(以原油计,原始稠油密度大于0.9750g/cm3),稠油减粘裂化转化率为15%-30%,降粘率高于90%。
2.一种油田地面集输含盐稠油的裂解降粘的工艺装置,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容设计而成,主要由脱水原油储罐、稠油泵、催化剂罐、催化剂注入泵、换热器、改质降粘塔、蒸汽过热器、循环水饱和蒸汽发生器、塔顶馏出物冷却器、分离器、循环水泵组成,催化剂罐出口与催化剂注入泵进口相连,催化剂注入泵出口与脱水稠油的来油管线相连,来油管线与稠油泵出口相连,稠油泵出口与换热器相连,该换热器利用改质降粘塔的出口产物与稠油换热来加热进口稠油,换热后稠油与蒸汽过热器相连,然后再与改质降粘塔中上部的进口相连,过热蒸汽分设两个连接口,一是在换热后稠油处,二是在改质降粘塔的中下部进入,过热蒸汽和高温稠油在改质降粘塔的裂解腔进行裂化反应,改质降粘塔的底部出口和顶部出口均与循环水饱和蒸汽发生器相连,再与脱水原油/塔顶馏出物-塔底稠油换热器相连,经过塔顶馏出物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分离器,分离成裂解气、常压低沸点馏分、裂解轻质油和循环水,其中裂解气作为油田燃料使用、循环水经过循环水泵升压后进入循环水饱和蒸汽发生器变成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过热后从改质降粘塔中下部进入循环利用,常压低沸点馏分、裂解轻质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改质降粘塔底部的塔底裂解稠油混合,以调整稠油的粘度,调和粘度后的稠油称为改质稠油,可以直接外输,另一部分轻质油可以作为掺稀油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田地面集输含盐稠油的裂解降粘的工艺装置,改质稠油降粘塔设为立式圆筒形,中上部设有一个大口向下的孔板,在孔板下边设有一个圆环式或排式或喷头式喷淋器,该喷淋器的进口与改质稠油降粘塔的稠油进口相连,中下部设有一个大口向上的孔板,在孔板上部设有一个圆环式或排式或喷头式喷淋器,该喷淋器的进口在与过热蒸汽进口相连,两者之间设有塔板或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7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