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剥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8183.3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兰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兰昌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剥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甘蔗剥叶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收获甘蔗的机械有整杆联合式收获机和分段式收获机两种,整杆联合式收获机是收割和剥叶一起连续完成,分段式收获机则是先进行整杆收割,然后用剥叶机进行剥叶和去梢。但整杆联合式的收割机属大型机械,不适合我国的绝大多数蔗区尤其是山区的复杂地形和小地块地区使用,分段式收获机的小型剥叶机械还不成熟,由于不能随甘蔗的大小或弯曲度自动调节距离,产生剥叶不干净,或是损伤甘蔗太大,不适应甘蔗的剥叶需要。因此,收获机械在蔗区的应用基本还是空白,甘蔗收获基本上还是人力劳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剥叶机,它能够因甘蔗的大小或弯曲度自动调节距离,适应不同甘蔗的剥叶需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甘蔗剥叶机,由动力源、传动轮以及剥叶转轴组成,动力源连接传动轮,传动轮连接剥叶转轴,所述剥叶转轴上装多个弹性粗面圆柱凹轮、间插软性扫式拔轮和拔刀。
所述剥叶转轴为两组或多组对立放置。
所述弹性粗面圆柱凹轮之间呈螺旋式侧卧状排列放置。
所述弹性粗面圆柱凹轮和软性扫式拔轮与甘蔗的接触面之间为弹性接触。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由于设有弹性粗面圆柱凹轮和软性扫式拔轮及拔刀,它们与甘蔗的接触面之间为弹性接触,因此能够因甘蔗的大小或其弯曲度自动调整距离,以保证其有充分的接触面。
2、由于装有软性扫式拔轮和拔刀,所以剥落下来的甘蔗叶被切碎摔落地上,以便用作有机肥料,回复农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甘蔗剥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甘蔗剥叶机,由动力源1带动传动轮2转动,传动轮2带动剥叶转轴3转动,由于粗面圆柱凹轮4和软性扫式拔轮5及拔刀6与甘蔗的接触面之间有弹性,因而它会随甘蔗的大小及弯曲度不同来自动调节距离,而不影响它们之间的摩擦面和摩擦力。甘蔗叶因粗面圆柱凹轮于摩擦压滚和软性扫式拔轮5的拔动而脱落,同时因粗面圆柱凹轮4之间呈螺旋式侧卧状排列因而经过压滚、接触摩擦受力后的甘蔗会自动的向后运动吐出机子。由于装有软性扫式拔轮5和拔刀6,所以脱落下来的甘蔗叶被切碎扫落到地上。
所述软性扫式拔轮5可用橡胶、钢丝或其它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图中箭头方向为输送甘蔗入口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兰昌,未经黄兰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