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用正负极金属网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8606.1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天祥;罗天明;曾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钧蓝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4 | 分类号: | H01M4/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锂聚合物电池 负极 金属网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用正负极金属网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蓄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凭借其电容量大、充放电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由正极板、隔板、负极板、金属网以及活性物质收纳于电池外壳中,其中,其中活性物质涂布在金属网上。由于这种金属网是编织网或通过冲孔形成的冲孔网,即这种金属网的网孔都是平面结构,因此,活性物质在金属网的网孔内的附着量小,且容易脱落,导致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的电容量小、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用正负极金属网,该金属网的网孔可以附着更多的活性物质,且活性物质不易脱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用正负极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包括基体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基体上的网孔,所述网孔内嵌入有活性物质,所述网孔的筋条凸出于所述基体,所述网孔呈三维立体形状。
具体地,所述金属网为铝网、铜网、镍网、钛网、铅网。
具体地,所述金属网的面密度为50g/m2~800g/m2。
具体地,所述金属网的网孔为方形、菱形、六边形、扇形。
具体地,所述金属网的网孔的对角线长度为0.5mm~5mm。
具体地,所述金属网的厚度为0.002mm~0.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金属网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用于制造金属网的金属带;
(2)金属带由牵引装置自动匀速向前牵拉;
(3)采用切刀在金属带上连续切出多条横向排列的网孔,网孔周边的带材随切刀切口的同时产生扭转,使网孔的筋条凸出于金属网的基体。
具体地,下一行每个网孔的位置位于前一行相邻两个网孔的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网的网孔内嵌入活性物质后经碾压形成一整体。
与现有的金属网的平面网孔不同,本发明的金属网的网孔的筋条凸出于基体,即网孔呈三维立体形状,从而使得网孔可以附着更多的活性物质,进而增加了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的电容量;且活性物质在网孔内不易脱落,避免了电池的微短路,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通过增大电池体积来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不同,本发明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活性物质的含量,有效节约了电池内部空间,节省了机体材料的用量,减轻了电池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方形网孔的金属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菱形网孔的金属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六边形网孔的金属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扇形网孔的金属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制造金属网的金属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用正负极金属网1,该金属网1嵌入正负极的极板的侧面,该金属网1包括基体11以及均匀分布于基体11上的网孔12,网孔12内嵌入有活性物质,网孔12的筋条13凸出于基体11,即网孔12呈三维立体形状。
与现有的金属网的平面网孔不同,本发明的金属网1的网孔12的筋条13凸出于金属网1的基体11,即网孔12呈三维立体形状,从而使得网孔12可以附着更多的活性物质,进而增加了锂离子及锂聚合物电池的电容量;且活性物质在网孔12内不易脱落,避免了电池的微短路,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通过增大电池体积来增加活性物质含量不同,本发明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活性物质的含量,有效节约了电池内部空间,节省了机体材料的用量,减轻了电池的重量。
具体地,金属网1为铝网、铜网、镍网、钛网或铅网中的任一种。优选地,电池正极极板处使用的金属网1采用铝网,电池负极极板处使用的金属网1采用铜网,从而更好地使活性物质在金属网1处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产生更多的电流,增加电池的电容量。
具体地,金属网1的网孔12为方形(如图1所示)、菱形(如图2所示)、六边形(如图3所示)或扇形(如图4所示)等形状。
具体地,金属网1的面密度为50g/m2~80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钧蓝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钧蓝电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