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8752.4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元就;山田泰史;大冈诚;竹村徹;杉原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包括通过设于针板下侧的固定刀和在水平方向上往复旋转的可动刀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机构。
背景技术
形成套结线迹的缝纫机包括切线机构,在缝制结束时,上述切线机构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缝纫机将缝纫机主轴的旋转力传递到可动刀,实现可动刀的往复移动。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1994年第126064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切线用的切线凸轮、杆、凸轮切换用螺线管、切线机构、传递机构(连杆机构)的缝纫机。传递机构将杆的摆动传递到切线机构。切线凸轮固定于上轴(缝纫机主轴)的后端部。切线凸轮具有引发切线动作的凸轮槽。杆沿左右方向延伸,配置于切线凸轮的后方。杆的左端部可摆动地支撑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轴。杆以安装轴作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轴向上移动。在安装轴的外侧安装有复位弹簧。
在杆上设有与凸轮槽卡合的凸轮随动件。杆的前端部与传递机构连接。杆在工作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在上述工作位置,凸轮随动件与凸轮槽卡合,在上述避让位置,凸轮随动件脱离凸轮槽。杆在凸轮切换用螺线管的作用下朝工作位置移动。复位弹簧朝避让位置对杆施力。
在对螺线管通电而将线切断时,杆在螺线管的驱动下朝工作位置移动。凸轮随动件与切线凸轮卡合。缝纫机主轴的旋转力通过连杆机构传递到可动刀。可动刀移动并将线切断。在将线切断之后停止对螺线管通电时,杆因复位弹簧而朝避让位置复位。凸轮随动件与切线凸轮分离。
在杆的后侧设有限位构件。限位构件具有卡合突起。杆位于避让位置时,卡合突起与杆的卡合部卡合。限位构件的抵接面与杆的卡合部抵接。限位构件将杆固定成不能摆动。限位构件将位于避让位置的杆保持于下降位置,禁止不必要的摆动。
缝纫机与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联动而将线切断。将线切断时,针杆因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而上下运动。因此,将线切断之后从加工布延伸的线的长度不是规定长度,缝制品的外观变差。为使线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而用与缝纫机马达不同的脉冲马达等来驱动可动刀时,针杆的上下运动时刻与可动刀的旋转时刻必须一致。这两个时刻很难达到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切线机构的缝纫机中,使将线切断之后从加工布延伸的线的长度固定。
在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中,包括设于针板下侧的固定刀、沿该针板往复摆动的可动刀、用该可动刀和固定刀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机构,上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凸轮,该切线凸轮固定于缝纫机主轴,设定成使上述可动刀在捕捉到上述面线和底线之后,接近上述固定刀而停止;传递机构,该传递机构将从上述切线凸轮传递来的上述缝纫机主轴的旋转力传递到上述可动刀;联动装置,该联动装置使上述传递机构与缝纫机主轴联动;致动器,该致动器与上述传递机构连接,将停止的上述可动刀驱动至切断上述面线和底线的切断位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上述致动器进行控制,以在缝制过程中使上述可动刀位于待机位置。
缝纫机在缝制过程中控制致动器。在缝制过程中输入切线指令时,缝纫机主轴和传递机构因联动装置而联动。缝纫机主轴的旋转力通过切线凸轮传递到可动刀。可动刀通过缝纫机主轴的驱动而捕捉面线和底线,停止于即将切断面线和底线的位置。可动刀在致动器的驱动下从停止位置移动至切断位置,切断面线和底线。缝纫机主轴停止后,进行线的切断。因此,将线切断之后从加工布延伸的线的长度成为规定长度。
在缝制过程中,控制装置通过致动器将可动刀保持于待机位置。针杆的振动传递到切线机构时,由于致动器将可动刀保持于待机位置,因此传递机构和可动刀的振动降低。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致动器是螺线管致动器,上述缝纫机包括:旋转角检测装置,该旋转角检测装置对上述缝纫机主轴的旋转角进行检测;以及判定装置,该判定装置根据上述旋转角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对是否是上述可动刀的停止角度进行判定,在缝制过程中,上述控制装置以第一电流值来控制上述螺线管致动器,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是上述可动刀的停止角度时,上述控制装置以比上述第一电流值大的第二电流值来控制上述螺线管致动器。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上述控制装置根据表示将面线和底线切断的切线指令,来停止上述螺线管致动器的控制。
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上述联动装置包括:杆,该杆具有与上述切线凸轮卡合的卡合部,在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卡合位置,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切线凸轮卡合,在上述避让位置,上述卡合部离开上述切线凸轮;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上述杆在上述卡合位置与避让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杆移动马达,该杆移动马达驱动上述移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8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鼠标垫
- 下一篇:采用wifi接收图像的触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