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9307.X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8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谢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扫描 测量 配套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杆,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扫描测量作业中,常需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是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仪与角度测量系统组合的自动化快速测量系统,能在复杂的现场和空间对被测物体进行快速扫描测量,直接获得激光点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水平方向、天顶距、斜距和反射强度,并自动存储和计算,以获得被测物体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结合CAD可快速重构出被测物体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最远测量距离一千多米,最高扫描频率可达每秒几十万,纵向扫描角θ接近90°,横向可绕仪器竖轴进行360°全圆扫描,扫描数据可通过TCP/IP协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同时其外置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场景图像可通过USB数据线同时传输到电脑中。但由于被测物体或被测物体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在对被测物体进行激光扫描时,有时需设置数个不同站点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待扫描完成后需将获得的被测物体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
在现有的激光扫描技术作业过程中,为完成点云数据的拼接,需要在被测物体表面设置反射贴片或脚架反射片作为反射体,以贴片或反射片的扫描数据作为不同站点的点云数据的同名点数据进行数据拼接。当贴片或反射片正对激光扫描仪方向时,反射体的贴片或反射片的反射能量最高,反射效果最好,激光扫描仪能够得到较清晰的反射体数据,从而被测物体数据的拼接精度较高;但如果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方向与贴片或反射片的激光反射方向形成夹角,则反射效果减弱,反射体的点云数据形状会产生变形,且夹角越大,反射效果越差,变形越大,从而导致拼接不同站点的点云数据时产生的误差越大。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标准球体作为反射体,这种用于发射激光的反射球是标准球体,反射方向与激光扫描方向没有夹角,反射激光时不会产生变形,有利于提高拼接精度。但如果将反射球直接安装于脚架上,由于脚架上的空间较小,会给安装造成一定的困难,并且也不利于获得清晰的反射球的扫描数据。
同时,由于单一的反射球虽然可以避免本身变形产生的影响,但没有检核条件,因此需保证有三个同名点的反射球数据构成一定的图形条件进行拼接。而当三个反射球安装在脚架上时,三个反射球之间的相对距离太短,达不到理想的图形效果。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安装反射球、并具有一定的长度的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反射球、并具有一定的长度的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具有反射球连接端、脚架连接端和固定钮;所述反射球连接端与反射球相连,所述脚架连接端与脚架相连,所述反射球连接端和脚架连接端通过所述固定钮连接,所述反射球连接端和脚架连接端的长度各为0.5~1.5米。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反射球连接端和脚架连接端上各设有至少一个销孔,所述固定钮通过插入所述销孔连接反射球连接端和脚架连接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反射球连接端和/或脚架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反射球连接端和/或脚架连接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圆形的直径为15~20毫米。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反射球连接端与所述反射球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反射球连接端与所述反射球通过卡槽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脚架连接端与基座相连,所述基座与所述脚架相连。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脚架连接端与所述基座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脚架连接端与所述基座通过卡槽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激光扫描测量配套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反射球,另一端与脚架相连;并且与反射球连接的一端和与脚架连接的另一端的长度各为0.5~1.5米,既能够保证在同时安装三个反射球时,三个球体之间的距离不会太短,又可以保证三个反射球在空间上的图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