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499.4 | 申请日: | 201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王玉梅;陈尚;郝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纤维 增强塑料 平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复合材料板材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纤维缠绕法制备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制作方法有中国国家标准GB/T 4550-2005规定的真空袋-热压罐法和缠绕法。这两种方法分别非等效采用ISO 9353:1991和ISO1268-5:2001标准。公知的真空袋-热压罐法是将一定数量的预浸料和各种工艺辅助材料组合构成真空袋系统,在热压罐内于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固化成型。公知的缠绕法原理是采用浸有树脂的纤维在芯模上连续缠绕至所需要的层数,然后通过压板加压并进行固化,一次得到两块试验用平板模具。现有的缠绕法又分干法缠绕和湿法缠绕。现有的干法缠绕是采用预浸料纱线进行缠绕。现有的湿法缠绕采用纤维浸渍树脂后立即缠绕到芯模上制作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在线浸胶并同步缠绕的方式成型。
上述方法中真空袋-热压罐法和干法缠绕在复合材料板材成型这一环节中,由于树脂已经不流动、粘性也有限、与液态树脂相比挥发分已经很低,对环境和设备的污染不是很大。但是,制作预浸料需要专用系统,同时后续成型又需要庞大、昂贵的热压罐,一般实验室难以具备。
现有的湿法缠绕法设备简单,投资少,是多数实验室制备单向板的首选。但现有的湿法缠绕法也存在缺点。主要缺点有四方面:
其一是板材的树脂含量控制不精准、制成材料中孔隙率高,质量不高。湿法缠绕形成的板材其树脂含量往往偏低也不均匀,因此ISO 1268-5要求每缠绕一定层数后要补刷一次树脂。另外缠绕时树脂中空气无法赶出,固化后的板材中空隙率较高。
其二是树脂浸渍方式单一。湿法缠绕是采用连续的在线方式浸胶,使得浸渍工艺受到制约,只能采用浸胶槽浸胶方式,其他诸如可以精确控制树脂含量、减少孔隙率的真空导入法(Vacuum infusion process,VIP)、树脂传递法(RTM)等浸渍工艺无法实现。
其三是所用模具复杂,且不适用于其他浸渍工艺。现有模具由芯模加两块压板构成,芯模两边有突起的台阶,不适用于真空导入法、树脂传递法等其他工艺。
其四是现有的湿法缠绕法污染大。污染分两方面,树脂对设备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污染。现有的湿法缠绕过程中,纤维从被树脂浸渍到缠绕成型的过程是开放的,浸渍树脂后的纤维所经过的部件上粘满树脂,因此设备上可能接触到树脂的部位需要有耐树脂污染设计,设计制造要求高,使用后还要使用丙酮等溶剂进行彻底清洗,否则粘在设备上的树脂一旦固化会使设备功能丧失,维护很不方便。此外,现有的湿法缠绕是开放的浸胶系统,使得树脂中的有毒有害物资大量挥发到大气中,对环境和人身健康不利。导致产生现有湿法缠绕法的缺点的原因是在线浸胶方式的纤维树脂吸附量的不确性、开放性和单一性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缠绕法制作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对环境和设备污染小、树脂浸渍方式多样的制作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未被树脂浸渍的干纤维平行地缠绕在模具上,形成板状预型体;所述模具为一个平板模具,平板模具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环状纤维切断的长槽;
b、将预型体浸渍树脂并固化;
c、沿模具的长槽将浸渍过树脂的环状纤维切断,脱模得到两块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
简而言之,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干纤维缠绕模具得到预型体,再由预型体浸胶固化得到板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树脂浸渍过程是对预型体进行的,适合于预型体的树脂浸渍方式都可使用,使得浸胶方式多样化;缠绕所用的模具简单,缠绕过程中不涉及树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树脂对设备的污染,设备设计要求降低、维护费用低。
上述的制作方法,采用手糊法对预型体浸渍树脂。
上述的制作方法,预型体浸渍树脂采用闭模工艺。所谓闭模工艺就是在阴、阳模闭合的情况下成型复合材料构件的工艺方法。例如,采用真空注入法或树脂传递模塑法对预型体浸渍树脂。闭模树脂浸渍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树脂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预型体的树脂浸渍过程采用真空辅助和闭模工艺,制得的板材质量高,树脂分布均匀、含量控制精确度高,空气在树脂注入前已被抽出,因此板材中孔隙率低;模腔经过精确加工而成,板材厚度控制精准、表面平整光滑。
上述的制作方法,为方便脱模,将模具涂上脱模剂或贴上脱模片后再缠绕干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干纤维缠绕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