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508.X | 申请日: | 201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斌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F04D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泵。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通常使用循环泵用于各种需要循环的场合,比如家庭地暖上的热水循环、锅炉循环。循环泵多用交流异步电机来作为动力源,而控制交流异步电机多在其基础上采用抽头来进行手工档位调速控制,其不便之处在于采用交流异步电机能耗高,其次不能够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功率,再次不能恒压恒流控制,且不能够无极变速,在使用时多有不便。且通用型屏蔽循环泵或称管道泵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大厦等建筑供暖供水,以及工业冷却循环等。但水泵采用转速不变的传统运行方式,当管路中压力过高时,会造成水管的异响,只能通过手动调节来解决,且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已经不能满足节能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泵,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能耗高,不能够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节功率,不能恒压恒流控制,且不能够无极变速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循环泵,包括循环泵体以及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体是由直流无刷电机、叶轮、泵体,电机外壳组成的,控制结构是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与直流无刷电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上的轴与叶轮连接,叶轮设置在泵体内,泵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设置在电机外壳内,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安装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的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的泵体、电机外壳以及控制机构均通过螺丝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进一步,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为屏蔽电机,电机上设置有屏蔽套。
进一步,所述的屏蔽套是由不锈钢拉伸而成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直流无刷电机以及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结合使用能大大降低水泵的能耗,采用恒压力、恒流量及自动根据负载大小调节功率,极大提高循环泵的实用性。不需要对电机进行抽头进行手动档位设置,技术实现简单、能够无极变速,使用方便。采用永磁同步电机、DSP电机控制器及屏蔽电机的结构而形成的系统,具有无泄漏、低噪音、寿命长、耗电少、维护简单等特点,节约能源能够达到60%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泵体,2-控制机构,3-直流无刷电机,4-叶轮,5-泵体,6-电机外壳,7-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8-进水口,9-出水口,10-安装槽,11-不锈钢端盖,12-屏蔽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包括循环泵体1以及控制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体1是由直流无刷电机3、叶轮4、泵体5,电机外壳6组成的,控制结构2是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7,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7与直流无刷电机3相连。
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3上的轴与叶轮4连接,叶轮4设置在泵体5内,泵体5上设置有进水口8与出水口9。
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3设置在电机外壳6内,电机外壳6上设置有安装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7的安装槽10。
所述的叶轮4上固定轴套的不锈钢端盖11。
所述的泵体5、电机外壳6以及控制机构2均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的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组7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控制系统。
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3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3为屏蔽电机,电机上设置有屏蔽套12。
所述的屏蔽套12是由不锈钢拉伸而成的。
在实际使用时将依据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循环泵安装好,将进水口8与进水管道相连,出水口9与出水管道相连接好,然后打开电源,直流无刷电机3在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7的控制下开始旋转,并带动叶轮4一起转动,而水在叶轮4作用下不断通过进水口8吸入泵体5内并由出水口9排出,并依据进水口8与出水口9大小的设置起到一定的增压作用。待需进行调节时无传感器变频控制器7产生电信号,直接对直流无刷电机3进行调节,且达到恒压力、恒流量以及自动根据负载大小调节功率的目的。
虽然已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对此不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所有技术等同物及它们组合进行替换,这些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斌,未经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式速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流感病毒血凝素大规模分离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