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活性炭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631.1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义甫 |
主分类号: | B44C3/06 | 分类号: | B44C3/06;B44C3/04;C01B31/0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城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活性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活性炭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含碳物质经过炭化和活化制成的多孔性产物,它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基于活性炭具有这种特殊的属性,我们用它做原材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和处理把它制成既具有很强吸附功能同时又极具观赏价值的活性炭雕工艺品。
这种成型活性炭艺术品可以大量持续吸附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甲醛、苯及同系物、氨、氡、二氧化碳等)、烟雾和各种异味等,能有效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维护人体健康。
要将优质活性炭粉压制成各种形状且保持很强吸附功能,这一直以来是困扰炭雕行业的难题。目前炭雕行业中成型过程都是利用一种液体胶粘剂和活性炭粉末一起搅拌均匀,通过高压使其成型,再通过升温进行活化。用这种方法成型的活性炭块活化温度不能超过300℃,超过300℃胶粘剂就会燃烧,整个炭块就会烧掉,300℃以下的温度绝不可能使成型的活性炭块完全活化,炭雕的吸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活性炭块的方法,用三种固体物质与活性炭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这样成型后的炭块活化温度可达到700℃,从而大大提高了活性炭块的吸附能力,吸附效果是前者的2-3倍,而且降低成本20-3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制备活性炭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组成,其中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炭粉85-90份,
煤焦油3-5份,
沥青4-8份,
硼化土8-10份,
所述的各步骤为:
A、将上述比例的原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然后加水,原料∶水=1∶0.8,再搅拌,得到混合料;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料称量后放入钢模内刮平,再把钢模放入150吨压机下压制成型,成型后的炭块自然干燥3-5天;
C、将步骤B得到的自然干燥炭块进行活化处理,即在350、500、700℃的温度下,对炭块分段进行烘烤和雾化水喷淋开孔,得到活化炭块;
D、将步骤C得到的活化炭块进行打磨、上色,包装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粉经过加入硼化土、煤焦油和沥青混合、压制成型后,再将炭块送入烤箱在350℃、500℃、700℃的温度下进行烘烤,并在该温度下,分段在小房间内用雾化水喷淋开孔,从而获得适用于炭雕工艺的原料-活性炭块,用这种炭块制成的工艺品可以大量持续吸附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甲醛、苯及同系物、氨、氡、二氧化碳等),还能吸附各种烟雾和各种异味等,能有效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维护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由以下步骤组成,其中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活性炭粉85-90份,
煤焦油3-5份,
沥青4-8份,
硼化土8-10份,
所述的各步骤为:
A、将上述比例的原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然后加水,原料∶水=1∶0.8,再搅拌,得到混合料;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料称量后放入钢模内刮平,再把钢模放150吨压机下压制成型,成型后的炭块自然干燥3-5天;
C、将步骤B得到的自然干燥炭块进行活化处理,即在350、500、700℃的温度下,对炭块分段进行烘烤和雾化水喷淋开孔,得到活化炭块;
D、将步骤C得到的活化炭块进行打磨、上色,包装后即为成品。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例1
活性炭粉85份,硼化土8份,煤焦油3份,沥青4份,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混合3分钟,然后按原料∶水=1∶0.8的重量比加水再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料;
将上述混合料用电子称称好放入钢模内,刮平,并将钢模放入150吨压机下压制成炭块,自然干燥3天;
将成型自然干燥后的活性炭块摆在铁架上,铁架放在钢轮车上,把钢轮车推入一个长宽高各2米的电炉内,密封,烤炉周围用耐火砖砌成,整个烤炉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将烤炉温度升至350℃左右,打开烤炉门,将钢轮车从烤炉中推出,推入另一侧安有自动喷头的小房间中,用水喷雾(雾化一定要细),喷雾量一定要适量,既要让炭块吸入一定的水,又不能让炭块表面积水,这是给活性炭块进行第一次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义甫,未经李义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盘用法兰扣
- 下一篇:隐蔽工程中点位高程动态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