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转位扩孔钻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9826.6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晖;唐弘斌;张卫群;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6 | 分类号: | B23B5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转位 扩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转位扩孔钻。
背景技术
在电站锅炉中,集箱管座大量采用各种规格管子,为保证焊接装配质量,要求管子的内径尺寸必须统一,因此需要对管子内径进行扩孔加工,长度L与孔径D之比>6(结构见图1)。
目前此类零件的加工采用自动送料,数控加工,因此切削刀具要求统一性并具有一定耐用度,保证产品精度和效率。市场上现有可转位转头为浅孔钻(见图2),最大切削深度在4倍直径,该浅孔钻采用内外两个刀片,耐磨性高的合金刀片作为外刃11,韧性高的刀片作为内刃22,切削时内刃22为定心作用,外刃11进行切削,因此该钻头对于钻实心孔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扩孔,该钻头问题较大,内刃22和外刃11的位置不对称(如图3所示),内刃22与外刃11之间存在夹角β,由于内刃不参与切削定位,仅依靠外刃切削加工,容易产生偏距和振动,刀具耐用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转位扩孔钻,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位扩孔钻,该扩孔钻包含刀体和设置在刀体上的导向头;
刀体上设置有双螺旋出屑槽;
导向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外刃。
所述的导向头上还设置有内冷切削液孔。
所述刀体采用40Cr钢。
所述导向头的直径比刀体直径大1~1.2mm。
所述双螺旋出屑槽的宽度为刀体圆周长度的1/4~1/5,深度为刀体直径的1/3。
所述的外刃采用可转位刀片,刀片对称安装在导向头外侧。
本发明减少了切削过程偏心距的产生,提高刀具刚性,减少振动的产生,提高了切削效率,保证了切削过程中,自动往外排屑和容屑能力,减少刀体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需要扩孔的管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浅孔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浅孔钻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转位扩孔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转位扩孔钻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4和图5,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转位扩孔钻,其包含刀体2和设置在刀体2上的导向头1;
所述刀体2采用40Cr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头1的直径比刀体直径大1mm,以减少刀体与工件的摩擦;
刀体上设置有双螺旋出屑槽201,该双螺旋出屑槽201在满足刀体刚度的情况下,尽量加大螺旋槽的深度和宽度,并且要求螺旋槽圆滑光洁;
双螺旋出屑槽201的宽度一般取值为刀体圆周长度的1/4~1/5,深度为刀体直径1/3左右,并且要求螺旋槽圆滑光洁。
本实施例中,双螺旋出屑槽201的槽宽比同规格浅孔钻螺旋槽宽度方向加大了1~2mm,可以保证出屑;
导向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外刃101(如图5所示),该外刃101采用可转位刀片,刀片对称安装在导向头外侧,双刀片对称设置,减少了切削过程偏心距的产生,提高刀具刚性,减少振动的产生,并且双刃同时参与切削,提高切削效率;
导向头上还设置有内冷切削液孔102,可以在切削过程中及时带走切削热,迅速冷却刀具和工件,另外也及时冲走切削过程中短屑,保证刀具耐用度。
大尺寸双螺旋出屑槽和导向头,保证了切削过程中,自动往外排屑和容屑能力,减少刀体摩擦。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风铣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
- 下一篇:一种双把式铆螺母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