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9893.8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赫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赫廷 |
主分类号: | D21H27/08 | 分类号: | D21H27/08;D21H11/00;D21H13/40;D21H15/02;D21H19/80;D21H27/30;B32B29/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6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标准 汽车 燃油 滤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滤清器滤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于汽车内燃机滤清器的滤纸,就是滤纸纸介质对燃油、机油或进入发动机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将上述所过滤的介质中的颗粒悬浮物及杂质通过滤纸的表面和深层的微孔进行过滤分离出并储存其中,从而达到“滤清”的目的。对于内燃机来讲,滤纸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是阻止燃油或机油中的水通过滤纸进入到内燃机中——因为含有水的燃油或机油不仅会造成内燃机本身的损坏,更重要的是使得燃油的燃烧值大大降低,造成大量一氧化碳和固体污染物的排放。
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058286.5、授权公告号为CN279461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油水分离复合滤纸,构成该滤纸的结构为在普通微孔燃油过滤纸通过胶粘剂粘合有超高分子乙烯层,超高分子乙烯层的表面均布有深度至少为0.1毫米的压点凹坑。该结构的复合滤纸由于在普通微孔燃油过滤纸和超高分子乙烯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该胶粘层会大大降低滤纸的孔隙率,而压制超高分子乙烯层表面的压点凹坑时,会将超高分子乙烯层压实,同样会使得滤纸的孔隙率降低而造成其容物能力变差使用寿命缩短。另外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019040.7、授权公告号为CN281547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超细纤维油水分离复合滤纸,构成该滤纸的结构为在微孔燃油滤纸的一面运用超声波复合机复合一层超细聚丙稀纤维滤膜,在聚丙稀纤维滤膜的另一面喷涂有聚四氟乙稀涂层,形成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超细纤维油水分离复合滤纸。该结构的复合滤纸由于运用超声波复合机复合,因此同样存在着将超高分子乙烯层压实而使得滤纸的孔隙率降低造成其容物能力变差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中国专利号为ZL200610161373.2、公开号为CN10121040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滤纸的生产工艺,该滤纸是通过在木浆纤维中加入一定配比的陶瓷纤维和树脂、然后经过压榨成形、干燥和起皱等工序制得。利用该工艺所制得的滤纸为多种纤维混合构成的一层层状结构,而该混合纤维所制得的滤纸在制备过程中,由于短纤维会下沉、长纤维会浮在表面,因此制得的滤纸的滤孔会形成如图1所述的形状为上口1大、下口2小的喇叭口状,而并不能够完全实现该专利申请所提出的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均提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的、使用寿命长的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汽车内燃机滤清器用滤纸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由基层、中间层和表面层三种纤维层通过吸附直接复合后,并在所述的基层和表面层层上浸涂有树脂层;其中
所述的基层由起支撑作用的天然纤维形成,所述的中间层由玻璃纤维形成,所述的表面层由聚酯纤维形成。
构成上述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所述的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直径均为5—10μm构成的超细纤维;所述基层的规格为160—180克/平方厘米、所述中间层的规格为60—80克/平方厘米,所述表面层的规格均为40—60克/平方厘米;所述的树脂涂覆在构成所述三层纤维层的基层面和表面层上。
制备上述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的方法为:
首先分别抄造出构成滤纸基层的天然纤维层、中间层的玻璃纤维层和表面层的聚酯纤维层,然后将三层纤维层叠加在一起抽真空抽出所述三层纤维层中的水分,使得三层纤维层形成相互毡扎的单层结构,经过烘干形成纤维滤纸毛坯,将滤纸毛坯浸涂树脂后烘干即形成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于国Ⅳ标准汽车燃油滤纸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赫廷,未经张赫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9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