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0077.9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刚;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承重 运载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
背景技术
现今全球海上风电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89MW,同比增长100%,远高于30.1%的陆上风电增长速度。事实上,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和潮间带发展的趋势,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国家加快了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和潮间带风电基地建设的规划,并开始了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有数据显示,到2020 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2000万kW。2010 年后平均每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50万kW。
目前,潮间带风电施工环节存在诸多世界级难题。在中国,东部沿海特有的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广阔潮间带是建设风电场的理想区域,但是在这样的区域,现有风电场的施工机械却无法发挥作用,海上的施工船只进不来,陆地机械也无法进入并施工,特别是对于潮间带淤泥带区域,现有作为风机运输的水陆两栖履带专用运载车或工程车均无法通过,如今潮间带风机运输和安装的方法是从陆地修路,按土石工程作业,直到潮间带的施工地点,不仅存在实施难度大,工程造价高,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还会因为土石工程破坏潮间带的生态环境。目前针对此情况设计出一种履带式运输车辆,用于在潮间带、沼泽区等对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的运输,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7691.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潮间带、潮下带进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物资运输的履带式滩涂运输车,但是这种车辆也只能承受约30吨位的设备,对于大吨位的设备或重型机械无法运输。另外一方面,对于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往往需要陆路和水路双向进行,而水路运输需要另外一套方案来进行,此种运输车对于水路运输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该平台既能作为浮力平台进行水路运输,又能用于在陆地或潮间带区域配合运输车来运输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的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浮力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通道,位于所述限位槽末端的弹性浮球可通过所述循环通道回到所述限位槽的前端并形成循环,整个循环系统以及弹性浮球的滚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滚珠轴承,以减少运载时的压力和阻力。在陆地或潮间带运输时,本发明的承重运载平台可配合前述提到的运输车辆,该运输车辆用于牵引所述承重运载平台,所述承重运载平台承载所要运输的风力发电设备或重型机械,依靠运输车提供的牵引力并通过弹性浮球的接地支承及滚动随着运输车一起行进,该弹性浮球本身具有一定浮力而且由于它在受重压时变形压缩,增大了接地面积,减少了对地压强,减少了运输车承载的所运输设备的重量,故而能运输大吨位的设备或机械,能在沙地、沼泽地等特殊环境下通过滚动或摩擦的方式移动。而在近海区域进行水路运输时,所述弹性浮球在浮力基台底部的限位槽内形成浮力单元,依靠弹性浮球以及浮力基台本身的浮力来承载所运输的设备或机械,动力方面可由牵引船只引导行进,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所述弹性浮球的数量来调节所述承重运载平台的吃水深浅,适应不同海况。
具体来说,所述循环通道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通过的封闭通道,或者为一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弹性浮球由承重运载平台尾部收集通过该循环通道输送到前端,形成循环。
进一步,为了方便弹性浮球在通道内滚动循环起来,所述封闭通道或供所述弹性浮球滚动的槽相对于所述浮力基台从末端至前端倾斜一定角度。
进一步,所述弹性浮球为实心结构,其内芯为高分子发泡材料,外表包覆有高分子弹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循环通道在浮力基台的前末两端分别向外伸出一便于弹性浮球进入或排出的端口。
进一步,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前端面之间呈圆弧过渡结构,所述浮力基台的底面与后端面之间也呈圆弧过渡结构。或者所述浮力基台的前端面、后端面均与底面形成一钝角。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栖承重运载平台,包括一用于承重的浮力基台以及用于滚动行进的若干弹性浮球,在所述浮力基台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若干弹性浮球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弹性浮球的两侧伸出有轴体,在所述限位槽内侧两壁上安设有与所述轴体配合的法兰孔,所述法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轴体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攀爬行走双模式仿生猫爪机构
- 下一篇:切割机用自动上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