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腐植酸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0205.X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成;周霞萍;韩立新;谢兆佳;史萍;刘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00 | 分类号: | C12P1/00;A61K35/02;A61K35/10;A61K36/16;A61K36/534;A61K36/81;A61K36/8962;A61K36/896;A61K9/70;A61P7/04;A61P17/02;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钟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植酸 活性 组分 制备 方法 应用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的涉及一种腐植酸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据调查,现有可止血又可活血的中药,主要有“三七”药材。“三七”中既有止血的“三七素”成分,又有活血的“三七总皂苷”成分。但是用于止血或活血治疗瘀血症,与药物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不然,会适得其反。
抗炎、抗风湿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有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由于口服激素或布洛芬、消炎痛等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和肝、肾脏有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人们对植物类抗炎、抗风湿的药物开发愈加重视起来。如:华东理工大学倪力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史万忠等的研究工作显示,金银花、柴胡等中药也有布洛芬的功能(中成药,2007,29(8):1217-1221)。
富含多官能团(药效团),带有萜类、甾类、雌酮等活性组分的天然腐植酸主要存在于年青煤(泥炭、褐煤)中(肖善学,王曾辉。腐植酸中甾、萜系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J].腐植酸,1998(1):21~23;Jin Sung Ra,Seok-YoungOh,Byung Cheun Lee,Sang Don Kim.The effect of suspended particles coatedby humic acid on the toxicity of pharmaceuticals,estrogens,and phenoliccompounds[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8,(34)184~192),它除了包含天然腐植酸的有效活性组分萜、甾类外,还可以含有花青素、槲皮素、皂苷等组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腐植酸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腐植酸活性组分,能够止血又活血,抗炎,抗风湿,可预防或治疗红斑狼疮;并且其与普通的腐植酸相比,止血活血效果更佳,且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天然腐植酸的生物降解,或者通过选择植物原料,运用生化腐植酸技术富集,可得到一种腐植酸活性组分。该活性组分可结合少量其他中药组分和/或Fe-C微型原电池组合,形成止血又活血,抗炎又抗风湿疾病药剂、膏药或热敷药贴。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且避免了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和加热条件的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运用放线菌、酵母菌种的脂肪酶、过氧化氢酶降解天然腐植酸,获取其活性组分;或者通过植物原料的选择、配伍,运用酶的生化腐植酸过程得以富集,并可通过元素、LC-MS等检测,确定脂溶、亲水基团比的,用于医院等临床应用。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腐植酸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为下述任一种方法:
方法1:将数均分子量1000-30000(优选数均分子量1000~5000)的泥炭天然腐植酸或褐煤天然腐植酸用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进行降解,得到数均分子量300-800的组分。其中,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通过里氏木霉、琥珀酸拟杆菌、酵母菌或放线菌筛选而得,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质量比例为1∶10~1∶5(优选1∶5~1∶2),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总量与泥炭天然腐植酸或褐煤天然腐植酸的质量比例为(0.01-0.50)∶(95-99.9);降解的温度为10-55℃(优选20-40℃),时间为36-105小时(优选60-85小时),脂肪酶和过氧化氢酶在降解前的混合物中的质量浓度为0.3-0.8%;
方法2:将银杏叶(或洋葱皮),芦荟叶(或辣椒叶),以及薄荷的叶、茎和/或根,在脂肪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以及上述三种酶的培养基作用下,制备生化腐植酸;其中,脂肪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通过康宁木霉或者酵母菌的培养制得,脂肪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总量与银杏叶(或洋葱皮)、芦荟叶(或辣椒叶)以及薄荷叶、茎和/或根的总量的质量比例为(0.02-0.60)∶(94-99.8);脂肪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例为(0.2-5)∶(0.5-5)∶(0.3-1)(优选(1-5)∶(1-2.5)∶(0.5-1);银杏叶(或洋葱皮),芦荟叶(或辣椒叶)与“薄荷叶、茎和/或根”的质量比为(0.01-0.3)∶(0.03-0.6)∶(0.02-0.1);作用的温度为10-55℃,时间为36-9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