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0353.1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逯超明;张伟光;陈永界;朱颖;赵令康;吴志华;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硕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气流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包括气缸(3)、活塞(4)、进气口(1)和排气口(5),活塞(4)在气缸(3)内的移动使进气口(1)输入空气并使其在装置内的流动方向和气压改变,最后通过排气口(5)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为主从式气缸,气缸(3)内设主气缸腔体(31)、从气缸腔体(32);主气缸腔体(31)与从气缸腔体(32)之间设一气缸阀门(33)以控制气体在两腔体的流动;主气缸腔体(31)与进气口(1)的通道中设气阀(2),气阀(2)的阀门内具有与主气缸腔体(31)连通的气道(22)并通过气道(22)进入的空气改变主气缸腔体(31)与从气缸腔体(32)内气压差;所述活塞(4)为联动活塞,其分别设与主从式气缸(3)匹配的主气缸活塞(41)和从气缸活塞(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设有一吸嘴或吸盘(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5)处具有一排气管(5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5)与排气管(51)之间设一具有气压调节功能的从气缸排气阀(6);所述从气缸腔体(32)的腔体体积大于主气缸腔体(31)的腔体体积;气缸阀门(33)和从气缸排气阀(6)为单向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2)阀门的开/合、气道(22)的通/断受一个与活塞(4)关联的联动机构控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用于PCB板生产中的除尘清洁。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用作吸盘或除尘。
8.如权利要求1或5任一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连接一真空罐,排气口(5)通过过滤装置后连接压缩气罐用以产生真空和压缩气体。
9.一种虹吸式气流控制方法,为通过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装置实现气流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步骤:
1)、气阀(2)的阀门打开,主气缸活塞(41)和从气缸活塞(42)向外拉开,进气口(1)产生吸力;
2)、联动活塞(4)继续向外拉开,气阀(2)与活塞(4)联动并闭合阀门,进气口(1)与主气缸腔体(31)的气道被截断;
3)、联动活塞(4)继续向外拉开,气阀(2)的阀门内气道(22)被联动打开,常压下的空气进入主气缸腔体(31)使主气缸腔体(31)的气压高于从气缸腔体(32)的气压,气缸阀门(33)在气压差作用下被打开;
4)、在气压差作用下,主气缸腔体(31)内的气体转移到从气缸腔体(32)内后达到气压平衡;
5)、联动活塞(4)向气缸方向移动,气缸阀门(33)闭合;从气缸腔体(32)内气体被推出气缸腔体。
6)、联动活塞(4)被推到气缸的顶端时,气阀(2)阀门被联动打开,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虹吸式气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除尘,或用于真空和压缩气体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硕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硕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3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