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网络传输信号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0376.2 | 申请日: | 200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隆;夏明辉;徐柏翔;S·瑞古纳莎恩;T·W·胡尔库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64 | 分类号: | H04N7/64;H04N7/26;H04N7/36;H04N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网络 传输 信号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通过网络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编码器将信号帧序列编码成包括关键帧和预测帧的编码帧序列;
发送所述编码帧序列,编码帧包括至少一个参考帧;
在编码器处高速缓存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
响应于在编码器处接收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使用在所述编码器处高速缓存的所述参考帧来生成帧;以及
发送所生成的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生成的帧用于通过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来解释所生成的帧来产生一未压缩的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编码帧具有定义了帧要成为与在所述编码器处高速缓存的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相对应的高速缓存帧的帧类型代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码器处高速缓存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是用于分组丢失恢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编码器处周期性地高速缓存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速缓存之间的周期能够是设定的时间间隔或者能够是可变的时间间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同的至少一个参考帧的副本被高速缓存在解码器和所述编码器处,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与在所述解码器处高速缓存参考帧相同步地在所述编码器处高速缓存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是通过到所述编码器的反馈信道接收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有与之相关联的时间,且表示分组丢失时间的时间戳被发送到所述编码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接收到所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所述编码器就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参考帧来构造下一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帧还包括帧头部,且所述下一帧在所述帧头部中被区别地命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周期性地向解码器发送高速缓存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是图像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或语音信号。
14.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在有损网络内流式传输信号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高速缓存参考帧的帧高速缓存;
用于从所述编码器发送高速缓存帧序列的发送器;
所述编码器,其中所述编码器用于:
将帧序列编码成编码帧序列,所述序列包括关键帧和预测帧,
接收分组丢失检测信号,
一旦接收到分组丢失信号,使用高速缓存的参考帧来生成帧,以及
用所述发送器从所述编码器发送所生成的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还用于将在所述编码器处高速缓存所述参考帧与在接收被流式传输的信号的解码器处高速缓存一参考帧相同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生成的帧和高速缓存的参考帧能被用于基于解释所生成的帧和所述参考帧来重构一未压缩的帧。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编码帧具有定义了帧要成为与高速缓存的参考帧相对应的高速缓存帧的帧类型代码。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高速缓存用于周期性地高速缓存参考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速缓存之间的周期能够是设定的时间间隔或者能够是可变的时间间隔。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用于通过到所述编码器的反馈信道接收所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丢失检测信号有与之相关联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3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靠背双气缸形式灌装装置
- 下一篇:具有保险装置的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