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0465.7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明;徐巧;梅顺齐;刘青霞;祖耀;詹白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5/14 | 分类号: | B41F1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印花 椭圆 轨道 转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
背景技术
丝网印花应用广泛,已占全部织物印花量近60%,随着丝网印花的发展,丝网印花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丝网印花机一般由进布装置、对中装置、印花单元、印花工位台驱动装置、机身提升装置、烘干机等组成,印花过程为织物由进布装置粘贴在沿径向循环运行的印花工位台上,经对中装置导入印花单元;印花时印花工位台静止,印花装置的筛网下降,刮印器刮印,筛网提升,织物随印花工位台向前移动一个花回,进入下一个印花单元。要保证上述印花工艺的连续性,就要求将印花台板运行的轨迹设置成一个封闭的循环轨道,这样印花台板能够回到印花起点,保证印花工艺的连续。
椭圆印花机具有工位多和印头多特点,能印出多工艺复杂的图案及实现工艺更复杂的印花加工,从而迅速地占领了印花的新兴市场。椭圆轨道由两段直线及两端过渡的圆弧轨道组成,如何驱动印花台板在椭圆轨道的转弯处平稳运行且定位准确一直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的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一种丝网印花椭圆轨道台板转弯装置,驱动印花台板在椭圆轨道的拐弯处运行,其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椭圆轨道转弯处内侧的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一端与转轴连接,转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撑架上,转轴与驱动源连接,驱动源驱动转轴连同转动支架在支撑架上转动;转动支架的触角末端处于印花台板下方,触角上设置有电磁铁,印花台板下方连接有永磁体,电磁铁通电时与永磁体发生相吸的磁力作用,电磁铁的通电开关和驱动源均与测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转动支架为两个触角垂直连接的L型结构,两个触角连接处与转轴固连,触角末端上端面设置有电磁铁、下端面设有滑轮。
所述驱动源为摆动气马达。
本发明采用转动支架与印花台板磁力吸附,摆动气马达驱动转动支架摆动,从而带动印花台板一起摆动,由于磁力可控,从而容易形成间歇摆动运动,达到转弯的目的;磁力驱动为非接触式传动,减少磨损,降低了因磨损带来的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减少在转弯产生的噪声;织物和传动部分可得到有效隔离,避免了织物的污染,而且印花台板可直接由轨道上拿下来清洗,更加方便,节省时间;整个装置的传动机构简单,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工位Ⅰ, 2—工位Ⅱ, 3—工位Ⅲ, 4—转动支架, 5—摆动气马达,
6—转轴, 7—隔离板, 8—支撑架, 9—滑轮Ⅰ, 10—电磁铁,
11—永磁体, 12—滑轮Ⅱ, 13—固定销, 14—椭圆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3:
椭圆轨道14由两段直线及两端过渡的半圆弧轨道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轨道,从而保证印花工艺的连续性。为了驱动印花台板在椭圆轨道14的转弯处平稳运行,本发明采用磁力吸附、摆动气马达5驱动间歇摆动的方式来驱动台板在椭圆轨道14上转弯,具体的方案为:包括有转动支架4,转动支架4安装在椭圆轨道14转弯处内侧,因为在本实施例中,椭圆轨道14的半圆弧轨道的中点处、两个端点各设有一个工位,处于转弯处有工位Ⅰ1、工位Ⅱ2、工位Ⅲ3。为驱动印花台板拐弯就需要在一个工序时将工位Ⅰ1、工位Ⅱ2的印花台板驱动至工位Ⅱ2、工位Ⅲ3上,同时工位Ⅰ1由上一个工位的台板填补,工位Ⅲ3的印花台板运行至工位Ⅲ3下一个工位。所以将转动支架4设置为两个触角垂直连接的L型结构,为提高强度也可以在两个触角斜连一个加强筋板。两个触角连接处通过固定销13与转轴6固连,转轴6处于半圆弧轨道的圆心位置,两个触角的长度等于半圆弧轨道的半径,触角末端上端面设置有电磁铁10,印花台板下方设有永磁体11,电磁铁10通电时与永磁体11发生相吸的磁力作用。为织物和传动部分得到有效隔离,避免织物的污染,在轨道和支撑架8间设置有铁质的隔离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