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杂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0743.9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段庆华;刘依农;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6/00 | 分类号: | C08F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聚合物 脱除 杂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烯烃聚合物中脱除残留杂质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脱除烯烃聚合反应残留离子液体和/或负载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烯烃聚合物具有多种用途,例如由C2~C20的α-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获得的规则长链烯烃聚合物,其中,数均分子量在300~2000左右的烯烃聚合物可用作润滑油基础油;数均分子量在30万左右的烯烃聚合物可以用作润滑油降凝剂。
烯烃聚合物可以用α-烯烃在离子液体存在下聚合反应制得。离子液体是一种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液态的有机盐,离子液体既可以作为溶剂,又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有机反应,并且可循环使用。适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离子液体包括两类:一类是负载有催化剂或助催化剂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主要起溶剂作用;另一类是具有Bronsted或Lewis酸性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本身具有催化作用。
离子液体中负载的催化剂或助催化剂包括烷基卤化物、烷氧基卤化物、金属卤化物、金属卤氧化物、烷基金属、烷氧基金属、硼化物或者其它同类的金属化合物,还包括含有Fe、Co、Ni、Cr、Mo、W、Ti、Zr、V等金属的烯烃聚合常用催化剂。
CN1409694中介绍一种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含铬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含吡咯化合物和烷基金属负载于离子液体中,催化烯烃聚合反应,该方法可以将长链α-烯烃聚合生成聚α-烯烃。EP0791643介绍了一种以氯铝酸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α-烯烃聚合制备聚α-烯烃基础油的方法,得到产物具有100℃运动粘度为20mm2/s的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从公开文献报道中看到,离子液体用于烯烃聚合方法中,在反应结束后,一般是通过静置分离产物和离子液体,然后产物经过简单的水洗,进一步脱除产物中残留的离子液体和/或负载于离子液体中的催化剂混合物。但简单的水洗方法不能完全脱除烯烃聚合产物中残留的离子液体和/或负载于离子液体中的催化剂混合物。烯烃聚合产物中残留离子液体及催化剂,对烯烃聚合产物产生如下影响:(1)导致烯烃聚合产物的色度不合格,影响产物的外观;(2)分解产生HX气体,腐蚀设备;(3)在随后的蒸馏中导致聚烯烃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4)堵塞下游的过滤系统并对过滤系统造成腐蚀;(5)烯烃聚合产物一般还要进行后续的加氢处理,以使未反应的烯烃饱和,但残留的金属和卤素会对加氢反应催化剂造成毒害,从而提高了加氢处理成本。因此,减少烯烃聚合产物中残留的离子液体和/或负载于离子液体中的催化剂混合物的含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US3904498介绍一种脱除有机物中AlRnX3-n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向有机相中加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使得残留催化剂形成氢氧化物或盐类而得到分离。
US4122126介绍一种采用极性溶剂分离残留AlCl3催化剂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向聚合物中加入1.0~6.0倍于催化剂摩尔量的极性溶剂,如二甲亚砜,在70℃~150℃条件下搅拌混合10~30min,分离极性溶剂后,得到产物中残留Al3+和Cl-离子的量大幅度降低。
US4379882报道了一种采用吸附剂Mg1-xAlx(OH)2+x·mH2O脱除聚合物中残留卤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0<x<0.5,0<m<2,且吸附剂BET表面积不大于40m2/g。此外,US4476297介绍一种以含有6~10个碳数且带有支链的脂肪酸脱除金属氯化物的方法。US5196630中介绍一种采用铵盐脱除残留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特征在于向聚合物中加入0.01wt%~3.0wt%的铵盐,接着用碱性溶液洗涤有机物以脱除催化剂。
以上报道均没有涉及离子液体用于烯烃聚合反应所带来的残留离子液体和/或负载催化剂的脱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脱除烯烃聚合产物中杂质的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使用吸附剂脱除烯烃聚合产物中残留的离子液体和/或负载催化剂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0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厨房计量调料机
- 下一篇:定时节能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