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1203.2 | 申请日: | 201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娟;郑莽;晁国库;李晓燕;何道法;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4 | 分类号: | B01J31/24;C07B41/02;C07B53/00;C07C33/22;C07C29/145;C07C33/46;C07C33/20;C07C43/23;C07C4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250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型铁基 手性 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在载体中负载有活性组分铁基配合物;所述的铁基配合物以Fe原子为络合中心,以有机磷和手性胺为配体;所述的有机磷为三苯基膦,所述的手性胺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1R,2R-1,2-二苯基乙二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盐或1R,2R-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盐;所述的络合中心Fe原子与有机磷、手性胺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2∶1;所述的铁基配合物的负载量以载体质量计为10~30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性胺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或1R,2R-1,2-二苯基乙二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基配合物的负载量以载体质量计为12~20wt%。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FeCl3溶于质量浓度为50%的异丙醇水溶液中,配成0.01~0.1mol/L的铁盐酸盐溶液,用5%的KOH溶液调节铁盐酸盐溶液的pH至8~10,然后加入有机磷、手性胺,室温下搅拌8h,制备铁基配合物;所述FeCl3与有机磷、手性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所述的有机磷为三苯基膦,所述的手性胺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1R,2R-1,2-二苯基乙二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盐或1R,2R-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盐;(2)将γ-Al2O3载体加入步骤(1)所制备的铁基配合物中,25℃缓慢搅拌10h,再加入质量浓度37%的甲醛水溶液,加热回流4~8h后,过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制得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然后将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浸泡在离子液体中,在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表面形成离子液膜,备用;所述的37%甲醛水溶液的体积用量以FeCl3质量计为10~15mL/g;所述的γ-Al2O3载体与FeCl3的质量之比 为18~46∶1,所述的离子液体为1~3%的吡啶溴代烷烃水溶液,所述的烷烃为C2~C4直链烷烃。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用于芳香酮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制备手性芳香醇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高压釜式反应器中,加入芳香酮和用来溶解芳香酮的异丙醇,搅拌,使芳香酮完全溶解后,往反应釜中加入所述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用5%KOH溶液调pH至8,密闭高压釜式反应器,把反应器放在油浴上固定,通氮气置换反应器中的空气,再用氢气置换反应器中的氮气,通氢气,将反应器加热至0~60℃,反应开始,维持氢气压力0.8~1.5MPa,反应3~6h后反应结束,趁热过滤,滤出所述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滤液冷却后有结晶产物析出,过滤取结晶产物在异丙醇溶剂中重结晶三次,获得产物手性芳香醇;所述用于溶解芳香酮的异丙醇的体积用量以芳香酮质量计为10~20mL/g;所述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质量用量以芳香酮的质量计为1~5%;所述的芳香酮为下列之一:苯乙酮、β-氯代苯丙酮、苯丙酮、邻-溴苯乙酮、邻-甲氧基苯乙酮或对-三氟甲基苯乙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质量用量以芳香酮的质量计为3%。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负载型铁基手性配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酮为下列之一:苯乙酮、β-氯代苯丙酮、苯丙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