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2160.X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雯雯 |
主分类号: | D06F43/08 | 分类号: | D06F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洗 过滤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洗机,特别涉及一种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干洗机是利用化学干洗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的一种设备,干洗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干洗溶剂注入洗涤室,进行浸泡洗涤和循环洗涤。循环洗涤中干洗溶剂从洗涤室内排出,通过排液过滤收集装置、溶剂泵及连接管路重新泵入洗涤室,进行循环洗涤。在此过程,洗涤室内排出的干洗溶剂中含有衣物在洗涤中脱落的纤维、绒毛、纽扣及衣物中的其它装饰物品等,尤其在大型干洗机用于动物毛皮脱脂干洗中,其洗涤室内排出的干洗溶剂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毛、粘稠脂肪及各类毛皮前处理工艺中含有的锯木粉等大量杂物。从洗涤室内排出的杂物在通过排液过滤收集装置时得到过滤和收集,避免这些杂物进入循环管路而堵塞管路及溶剂泵,使重新泵入洗涤室内的干洗溶剂不含杂物,避免重复污染洗涤物而无法洗净。在洗涤过程结束后,洗涤室内的干洗溶剂同样要通过排液过滤收集装置过滤完杂物回到干洗机的溶剂储液缸以用于下次洗涤。当前,国内外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结构基本上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现有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包括:一个顶面开口的箱体41;箱体41上设置有一个连接洗涤室的第一接口42和连接管路及溶剂泵的第二接口43;箱体41顶面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箱体盖44;箱体盖44上设置有密封条45,用于箱体盖44与箱体41之间的连接密封;在箱体41内设置有一个过滤收集篮46,过滤收集篮46由布满细孔的材料制成,用于过滤从洗涤室内排出的干洗溶剂中的杂物并储存这些杂物,干洗溶剂从细孔渗出,通过第二接口43排出;过滤收集篮46上设置有调节杆47,调节杆47用于在关闭箱体盖44时压紧过滤收集篮46与箱体41的连接面,避免杂物窜流。
但是,这种排液过滤收集装置的结构主要有以下缺点和不足之处:一、过滤收集篮的细孔状面积有限,当杂物堆积增多时,其过滤效率将逐渐降低,影响溶剂循环效率而加长洗涤过程工作时间。二、当洗涤物排放的杂物较多时,可能导致过滤收集篮完全堵塞,导致干洗溶剂无法通过而迫使设备停止工作,损坏浸泡在洗涤室内的洗涤衣物。三、操作人员需要频繁打开箱体盖去清理过滤收集篮,导致操作人员大量吸收化学干洗溶剂成分,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其对过滤面自动清理,过滤和收集功能分离,能够始终保持干洗溶剂过滤面干净。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包括顶面设有开口的箱体、箱体上设置的连接洗涤室的第一接口和连接管路及溶剂泵的第二接口、箱体的顶面开口处设置的箱体盖、箱体盖上设置的密封条、在箱体内设置的过滤收集篮、在过滤收集篮上设置的调节杆,其特征在于,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还包括毛刷、半圆形细孔过滤板、芯轴、毛刷连接杆,半圆形细孔过滤板位于箱体内且与过滤收集篮连接,芯轴的一端安装在轴座内,毛刷连接杆与芯轴伸入箱体的部分固定;毛刷固定在毛刷连接杆上。
优选地,所述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还包括轴座、端盖、密封件、油封和轴承,轴座与箱体固定连接;轴座与箱体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连接;油封、轴承及端盖依次安装在轴座上。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实现对过滤面自动清理,过滤和收集功能分离,能够始终保持干洗溶剂过滤面干净,杂物不堆积,溶剂循环过滤畅通,有效提高干洗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避免设备因排液过滤收集装置堵塞而停止工作和损坏洗涤室内浸泡的衣物,大大减少操作人员清理过滤收集篮的次数,从而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因清理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干洗机的排液过滤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雯雯,未经董雯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