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栽培混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2453.8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阳;田赟;曹吉鑫;张璐;龚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栽培 混合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的营养基质,特别涉及一种观叶植物无土栽培的营养基质。
背景技术
基质是无土基质栽培的基础,且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它是将植物的根系固定于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植物营养。目前,泥炭作为我国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原料,广泛应用于花卉栽培、蔬菜和苗木的工厂化育苗、屋顶绿化、土壤改良等方面。
泥炭又称为草炭、泥炭土、或是泥煤,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是不同分解程度的、松软的植物残体堆积物,其有机质和腐殖酸的含量很高。泥炭具有无菌、无毒、无污染,透水透气性能好,质地轻、持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的优点,即可作为栽培基质,又可作为良好的土壤调解剂。
虽然泥炭是一种优良栽培基质的原料,但其资源量有限,是一种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过度开采会对湿地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单纯使用泥炭作为栽培基质存在物理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塌陷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泥炭基质的替代品,采用其他原料来全部或部分替代泥炭进行植物栽培。
例如公开号为CN170206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全营养基质。该营养基质采用重量比为50-70%的泥炭、重量比为20-25%的珍珠岩、重量比为10-15%的蛭石与活性物质、营养物质混合而成。泥炭经过高温消毒,该基质中活性物质是由多种微生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合并聚合而成。但是该发明公开的栽培基质的粒径大小不一,浇水后,基质中的细小粒子陷入了较大的非毛管孔隙中,基质发生收缩和沉降,导致基质的非毛管孔隙变小,从而降低了基质的气水比;另外该全营养基质中的粗纤维含量低,需要增加营养物质的添加量,提高了生产成本。
又如专利号为20091007667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花卉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花卉栽培基质包括主料和添加剂,其中主料包括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添加剂包括基质水分调理剂、pH调节剂和营养启动剂,泥炭、珍珠岩和蛭石的粒径大于3mm。该花卉栽培基质物理性质稳定,基质水分调理剂可以降低基质表面张力,提高基质表面的湿润能力和均一性,改变泥炭的外观稳定性,防止水分快速散失,提高实际使用中水分下渗速率,显著改善了泥炭基质的吸水性,延缓泥炭的风化过程。但是,珍珠岩和蛭石也是天然产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使用过程中易碎,对泥炭基质的改良效果不具持久性,且珍珠岩本身呈碱性,使得基质本身pH值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
目前我国相关行业对栽培基质的年需求总量约在1000万m3左右,市场需求量极大,且还在逐年递增,但泥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寻求泥炭的替代基质原料已迫在眉睫,农林有机废弃物就是一类理想的替代材料。
农林废弃物是农业和林业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数量巨大,具有可再生、再生周期短、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等优点,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主要有树皮、果壳、枝干、秸秆、蔗渣、稻壳、菇渣、玉米芯等。
在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农林废弃物再利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传统的农林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或焚烧,虽然清除了大部分农林废弃物,但这些方式却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过度清除农林废弃物还会引起土壤严重偏酸或偏碱、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易板结、通气性差等多方面问题,破坏土壤生态循环,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基于环境保护和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本土化基质的考虑,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多样化、无害化的基质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国是泥炭资源贫乏的国家,且资源分布不均,泥炭主要集中在东北,运输到东南部地区将增加成本。因此,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众多的农林废弃物上,将这些有机废弃物研制无土栽培基质,不仅解决了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为无土栽培提供了优良的基质,提高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水平。
现代研究表明,将农林废弃物堆肥处理,不但可以减少填埋场的面积和病原菌的繁殖场所,还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涵养水分,减少城市粉尘飞扬、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等功能,而且还能美化城市景观,降低城市绿地维护成本并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园林废弃物再利用,还可使其回归到土壤或者代替泥炭充当肥料或者无土栽培基质在花卉栽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2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